-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岭市新河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说明
2001年在温岭市行政区划调整过程中,原温峤镇(除下岙、吴山、吴岙、王小田、螺屿、碗头山、芷胜庄村)江厦乡(除白壁、沙山、下楼、东门外的21个村)撤并成现在的温峤镇。新形成的温峤镇在温岭市整体良好的经济环境影响和带动下,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原温峤镇于1998年完成的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修编,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行政主体发生了变化,按照《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也应该对原有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编。2002年4月至8月由温岭市国土资源局统一组织,温岭市温峤镇委托浙江省土地勘测规划院对温峤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修编,经过将近五个月的工作,有关部门顺利完成了温峤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现将于本次规划修编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规划范围说明
本次温峤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范围为温峤(包括原温峤镇(部分)、原江厦乡(21个村))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
二、温峤镇基本概况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温峤镇地处温岭市西部,距市区仅5公里,是一座历史悠久,自然环境优美的温岭西部重镇。
2、地形地貌及水系
温峤镇属于半山区,其山体系雁荡山余脉。其西部河中南部围海拔高度在50-200米的低山丘陵,北部地势较为平坦,平均海拔在3米左右,镇区地势平坦。温峤镇位于月河边,月河为温岭市境内主要大河之一,水量充沛,属于主要航运河道。
3、气候与土壤
温峤镇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属于中亚热带沿海季风区,气候受季风影响,温湿适中,热量充裕,光照适宜,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22℃,日绝对最高气温39.6℃,日绝对最低气温-6.6℃。年平均降水量1672mm,最大年降水量雨量达2346mm,最小年降水量1044mm。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61.1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52天,常年主导风向东北偏北(夏季的主导风向西南偏南)。温峤镇土壤基本上是沉积而成的粘土和亚粘土,土壤肥力较差。
(二)社会经济条件
1、行政区域与人口
本次规划区域温峤镇域面积为77.58平方公里,温峤镇辖45个行政村。2001年末共有人口58661人。
2、交通条件
温峤镇是温岭市西部地区的交通要冲,水、陆交通十分发达,镇内已经实现村村通公路,并与周边乡镇相连通。
3、经济结构与经济总量
温峤镇作为温岭西部重镇,其集贸兴旺,经济较为发达。农业产业化、社会化、规模化已初具规模,现代农业初具雏形;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温峤镇经济格局从以农业为主逐步向工贸并举转变,逐步形成了以五金工具、珍珠、鞋类、机械铸造为主导行业地多门类工业体系,2001年全镇工农业生产总值达7317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为46000万元,第二产业为11735万元。
三、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一)土地利用结构
根据1991年土地详查资料、历年变更调查资料及2001年温岭市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统计,2001年温峤镇内土地利用结构表1。
表1 温峤镇土地利用现状表 面积:公顷
合计 耕地 园地 林地 城镇村及
工矿用地 交通
用地 水域 未利用
土地 面积 7757.96 2106.95 939.91 3073.07 622.67 98.22 634.08 282.58 比重 100 27.15 12.11 39.61 8.02 1.27 8.18 3.66 (二)土地利用特点
1、山多地少,耕地资源短缺,林地资源丰富
温峤镇属于半山区,镇区内多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总量不大,耕地质量不高,但林地资源丰富。
2001年末,温峤镇域内人均土地面积0.133公顷(合1.99亩),而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036公顷(合0.54亩)。
温峤镇共有林地3073.07亩,占总面积的39.61%。
2、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较高
温峤镇土地利用历史悠久,农业发达,其农业用地已形成较为稳定的冬季菜类、绿肥与夏、秋双季稻的三熟制,复种指数高达235%,土地利用率很高。农田基本设施与农业机械已由一定的基础。
3、土地利用结构多样化
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温峤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城镇内的土地利用结构、农业内部用地结构也不断地变化。例如城乡结合部的农业用地逐步转化为交通、居住、公共场所等建设用地,而传统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用地利用由过去的传统农耕方式逐步向现代化、专业化、特色化农业转变,形成一批独具特色的蔬菜、甘蔗及果木等生产基地。
(三)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人增地减矛盾突出
温峤镇镇2001年总人口数为5.86万人,预计至2010年本区域人口总量将达到7.11万人,再加上流动人口的涌入,进一步加重了土地的承载压力。近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情景默写(附参考答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df VIP
- T_AHEMA 002—2020_HDPE土工膜漏点双电极法测量.pdf VIP
- 第1单元活动1 认识生活中的算法(教学课件)湘科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ppt
- 3DMine矿业工程软件-培训.pptx VIP
- 2024年AI面试实践手册-牛客_8705.docx
- 标志设计与品牌的关系.pptx VIP
- 新22J01《工程做法》(新疆图集).pdf VIP
- 一种用于双电极法检测土工膜渗漏的测量仪.pdf VIP
- 对外业务合作管理办法.pdf VIP
- 【中职】高教2023版 世界历史第2课 古代希腊罗马 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