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感恩教育思索和探索
大学生感恩教育思索和探索 【摘要】感恩,这是个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就一直为人们奉为美德的词汇,千百年来,华夏子民用爱和血泪在历史的长河里书写了不少动人的感恩乐章。我们生活在一个以情感为基础的文明世界里,社会在进步,经济文化在发展,历史也在一朝一代更替,由古至今世界好像每一天都在变化。可是有一个东西,它穿越了时间和空间,从历史的甬道中风尘
仆仆的走来,却一路长青,亘古不变,它就是我们情感世界的根基――爱。
【关键词】大学生;感恩教育;爱
【中图分类号】G641
一、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和道德教育现状
作为社会骄子、时代精英的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发展主流是乐观积极健康向上的,这是无庸置疑的,也是令人欣慰的,然而社会上对大学生感恩意识质疑的声音却也日渐增多,负面示例不胜枚举。我们在唏嘘鄙夷的同时更多的应该是深思:我们中华民族的感恩教育源远流长,“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古训也传唱至今,知恩图报是每个人应有的基本道德修养和做人准则,何以这个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而今却变成了“一纸空文”?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升,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社会似乎只是在忙着发展,曾经对道德标准的要求似乎也越来越低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挣钱不择手段从而越过道德底线,人们好像也慢慢习惯了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这种大量存在的不诚信甚至欺诈的社会现状自然给涉世未深的孩子们良好的道德培养带来了很多负面的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标准趋于功利化,那孩子又怎能置身事外,出淤泥而不染呢?
种种分析,人们似乎把对孩子的道德教育更多的寄希望于学校,而眼下学校教育又沦为了升学和就业的工具。所谓“师道之传道授业解惑”,然而在应试教育面前、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孩子们不得不花上所有的时间和经历去学习课本知识,这使得孩子们几乎成了考试分数的奴隶。初等教育也不得不“重智育,轻德育”,师道也好像只剩下“授业和解惑”了。从高考的洪流中顺利挤进大学校门的孩子们,脑袋里装满了应试教育强压下被硬灌进去的理论知识,对道德教育的认识更是少得可怜,感恩意识淡薄甚至缺失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大学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好像还承受了来自全社会对道德教育的巨大压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好学生的道德教育工作呢?我想,首先应该从感恩教育开始。
二、感恩教育工作应在爱的氛围下开展
孩子们刚从高考的压力下脱身,大学里有他们很多美好的憧憬,而且正是这些美好的憧憬让他们坚持走到了这里。也许他们自己也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冷漠和自私,因为他们这种后天自学而形成的思想没有被纠正过,恰恰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感恩教育无论何时都是不会晚的,只要我们能触动他们,我们就一定能改变他们,让他们的感恩意识不再淡薄和缺失。我一直相信,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善良热忱的,也许这些现在只是住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即使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并没有表现出来他们善良热忱的这一面,但是我依然相信那一面才是最真实的他们。可是,为什么他们不愿意表现出真正的自己,常怀一颗善良热情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呢?
不管是理论思想,还是形式框架,都需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实际行动来补充和完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我们要爱他们,就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去爱他们每一个人,打开每个孩子封闭的心扉,解救出一个个真实的他们。偶尔听女儿说起她身边同学的故事,其中有一件事情让我记忆特别深刻。一位女生为了给病重的妈妈过生日,先斩后奏地买了车票,准备在第二日回家。整个九月份学校都没有安排教学任务,她都好好的在学校待着,只是想请一天假回去给妈妈过个生日。第二天她去跟老师请假,老师却勃然大怒,责备她不该先斩后奏,驳回了她请假的请求,同样作为母亲的老师甚至还有些作壁上观地说,“这个年纪了,谁没病啊?我还有病呢,怎么以前不见你回去给你妈过生日呢。”不管女孩怎么哀求,甚至辅导员都来替她求情,老师还是没有批准她请假。这本是一件很小的事,大费周章地说了那么多,其实也就是想影射一下现在有些高校的老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双方也许都缺乏站在他人角度考虑事情的意识,可是这位老师却并没有以身作则,甚至都没有将心比心地去信任学生的行为、理解学生的心情,女孩最终遵从了老师的意思,没有回家,可我觉得她心里对这位老师也是有失望跟埋怨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要怎样去爱他们、怎样教会他们去爱别人呢?就像刚才上述的那件事,学生想回去给妈妈过生日,这本身就是一种感恩意识的体现。虽说事先买好了票后才跟老师请假确实有失偏颇,可若我们站在她的角度去处理这个问题,或许我们能够理解并支持她去关心、去回报、去感恩她的父母,这样将感恩教育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不是比长期开展理论教育来的更为实际、更有成效吗?
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政工作者该怎样去爱自己的学生,这个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