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好老师-从《上课记》开始
好老师:从《上课记》开始 2005年,诗人王小妮成为一个大学老师,并尝试着做一个好老师。从2006年开始,到2012年离开教职的六年里,她用心记录着与学生相处的故事,便有了两本属于她的《上课记》。在她的教育叙事中,学生们不再是点名册上一个个简单而陌生的符号,而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而作为记录者的王小妮,“从一节课的准备开始到一个学期的终止,不断地自我调整修正,从一个传统施教者的角色渐变成一个讲述倾听讨论观察者的角色”,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老师。通过六年积累沉淀的《上课记》,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个温情而有趣的故事,而其实质是师生之间真挚而朴素的生命交往。教育的智慧来源于对生命的关注、体悟和理解,这种投入了感情和价值观的生命缠绕催生了教师的教育叙事和自我反思,从而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
一、生命的缠绕:孕育师生之间的教育故事
“师徒是人类古老的共舞舞伴”。教师与学生生命的每一次相遇,都提供了一个重返古老舞池的机会。在这种生命的共舞中,显现出师生生命的缠绕,孕育着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故事。在《上课记》中,从课堂上的作业到课间的交谈,从鼓掌、举手、点名等一个个教学情境,到课余的散步、请学生到家里做客,以及邮件和短信交流等,教学活动和师生交往中的各种琐碎变成了一个个生命触动的瞬间。当老师的心向着学生,“默默地以纯粹个人的品质和责任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的生命与教师生命开始自然地交织在一起,他们作为彼此生命的舞伴,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真实而深刻的教育故事。
“教师”这一身份给予王小妮的启示和鼓舞是:她能试着做一个好老师。在第一个学期的课程结束时,她看着学生排队买回家的票,想着和学生的关系是否就此终止了:“留在我手里的只是一张快翻破了的学生名单,密密麻麻的人名后面是四个月来随手标记的各种符号。别人看那就是一片名字,而哪个姓名背后不躲藏着能随时跳出来的活生生的面孔和表情?”为了能够记录下那一个个成长中的学生身上发生的鲜活而有趣的事情,王小妮开始有意识地关注眼前的学生,由此成为了一个教育生活的真实记录者。在关注和记录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往开始变得丰富起来。
在2006年的《上课记》中,王小妮看着教室下面一双双清澈的眼睛,心中想着:“我该给他们什么,才能心安,才对得起这满堂含着水分的注视。” 在她看来,学生们那清澈的眼睛,说明他们是可教的、单纯而美好的。面对这些还什么都不知道的孩子,作为教师的王小妮用最简单而朴素的思维在思考:应赠予这些学生什么东西?这是一位教师在表达自己的需要,也就是服务于年轻人的需要。而要达至这一愿景,关键是与成长中的学生们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保持一种亲密的联系,这也成为教师最为本质的需要。
师生之间亲密关系的生成基于日常的课堂教学和生活交往。“今天的补课,临时调整到了二号教学楼的一间小教室。我一进门就高兴,虽然这教室有点陈旧,空间显得局促,但是人和人离得那么近。亲密无间就是这个意思。我说今天真好,这个教室真好,它让我们在一起像一个大家庭。学生们笑了……我知道,这四十四个学生中三分之一的人,他们的求学生涯并不是在父母身边度过的,父母要出外挣钱去。我觉得他们都需要一间小教室的温暖。”学生在圣诞节的课堂上送给老师的一颗糖、师生在下课后对于作业的探讨、请学生正式到家里做客等,师生之间的热情款待和亲密无间成为好教育发生的前提性条件。在2007年的最后一课,“铃响了,我说下课,然后转身向讲台走。他们中间有人鼓掌。我从讲台上拿手表,平时这时候,下面一定是桌椅山响,众人拥出教室。我回头,他们都没动,安静,下面一片扬着的年纪轻轻的脸,我随口说,怎么不走啊?这样,他们才动身收拾东西,从我身边离开。”作为教师的生命意义,就在这一刻的掌声、不舍和安静之中。
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得生命的这种缠绕变得更加清晰。“我的变化是留心倾听他们的时候更多,淡化一些原来被我认为必须如此的东西,把我是主角渐渐转换成我们共同都是主角。”在这种变化中,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去关注学生,甚至上课的状态变成了“一路奔跑着急着要同他们交谈”。在此意义上,教育不是一种训练,而是人与人的交往。教育活动中的交往最重要的是彼此的倾听,教师愿意听任何一个愿意说心事的学生的故事。在2010年的《上课记》中,王小妮发现自己的位置已经转移到学生中间。教育活动变成了一种交往,一种生命的缠绕,教师和学生的处于一种身心敞亮、相互平等的关系中,彼此命运相连。这种交往和缠绕源自于教师的良知和责任,也源于在责任感和良心规则之下的爱与交流。爱与交流是人类天性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它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一个沟通的桥梁,把自身与他人的生命世界联系起来。正是王小妮和她的学生们之间那种单纯而热烈的爱与交流,孕育了一个又一个的教育故事,学生名字背后的那一个个成长的瞬间和一个个鲜活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