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复习课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等腰三角形》复习课教学设计

《等腰三角形复习课》 教 学 设 计 永福县 罗锦初中 侯新芸 2013年10月15日 等腰三角形复习课设计 教学设计背景: 本教案的教学设计,着重体现:“以点带面,由浅入深”的教学思想,通过复习,让同学们在已有的基础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发展,在全面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结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培养论证说理的思维习惯。 教学目标: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能够灵活应用。? 能对等腰三角形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归纳。 3.通过解题,体验分类、转化的数学思想 4.提高复习课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 学思想。 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解题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 对知识的系统化与灵活掌握?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2、合作探究法; 3、运用数学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转化的思想)解题 教学用具: 自制一个等腰三角形模型,多媒体 教学过程: 问题与情境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概念复习 1、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中, 相等的两边都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教师演示等腰三角形模型。单独提问,让学生指出对应的概念,学生会很熟练的说出来。 “知识回顾”形式的思考。给他们充分感受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判定。 教师提问:我们理解了“等腰三角形”相关的概念,还学了“等腰三角形”哪些方面的知识? 给学生短时间的思考、归纳、整理。并对学生进行提问,然后以表格给 二、热身训练 例题1 三角形ABC中,已知AB=AC,且∠B=80° ,则∠C=——度,∠A=——度?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100o,则它的底角是( )o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50o,则它的顶角是( ) o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等于70°,则它的底角等于( ) o 对于该例题学生不难理解。 教师提问:第3题所给的内角度数是指顶角还是底角呢? 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然后让他们之间对答案,发现答案不一致,鼓励他们仔细思考,分析讨论。 教师提问:让学生给出答案,并作出及时评判。 引导学生归纳:在等腰三角形中,当顶角、底角不能确定时,必须进行分类讨论以防止掉入数学“陷阱”!估计有少部分学生没有注意,且强调顶角可以是钝角,但底角必为锐角。 在等腰三角形中,我们只要知道任一个角,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角。 1、等腰三角形底边是4cm,腰长是6cm,则它的周长是(? ?)?cm?? 2、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3cm、4cm,则周长为 ( ) cm。 3、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2cm、4cm,则周长为 ( )cm。 马上进行巩固“分类讨论”的方法。 让他们独立完成。通过以上的练习,估计大部分学生注意到了,在等腰三角形中,当腰、底不能确定时,必须进行分类讨论。或许又少部分学生会忽略三角形三边应满足什么关系。 教师提示:三角形三边应满足什么关系? 在等腰三角形中,当腰、底不能确定时,必须 例题2 在三角形ABC中,AB=AC,且AD ⊥BC,已知BD=2cm,求DC=___cm, BC=___cm? 1、在三角形ABC中,AB=AC,且AD ⊥BC,已知∠ 1=20°,求∠ 2=_____度∠ A=______度? 2、 在三角形ABC中,AB=AC=5cm,AD=4cm,且BD=CD,求点A到线段BC的距离。 教师提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判断题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其它两内角也60°. ( ) 2、三角形的三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的底角都是锐角. ( ) 4、钝角三角形不可能是等腰三角形 . ( )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教师评判 培养学生的语言转换能力,增强理性认识,体验性质的正确性 如图,△ABC中,AB=AD=DC,∠BAD=51°,求∠B、∠C的度数. 2、如图,已知∠EAC是△ABC的外角,∠1=∠2,AD∥BC,请说明AB=AC的理由。 学生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