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甘南藏区农牧村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甘南藏区农牧村文化建设现状研究
【摘 要】甘南藏区农牧村文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甘南藏区农牧村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一样,是一种“集文化、自然、生态、经济、社会、传统”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深度贫困地区,在乡风民俗的文明建设方面、乡村治安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及改造农牧民小富即安,不求发展的观念方面都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本文就以上现象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甘南农牧村文化建设建言献策。
【关键词】农牧村;文化;现状;分析
甘南藏区农牧村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一样,是一种“集文化、自然、生态、经济、社会、传统”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深度贫困地区,因此,反贫困也应当是“集文化、自然、生态、经济、社会、传统”于一体的。
1 甘南藏区农牧村文化建设中已取得的成果
一是通过先进性教育活动,甘南地区有条件的农牧村都新建或改建了文化活动室,配备了电教、音响等文化娱乐设备。二是通过州县党委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效引导,许多农民牧村纷纷办起了业余艺术团体,各村之间进行着交流演出活动。三是州县文艺团体,隔三差五到基层农牧村进行宣传演出,为广大农牧民群众送去了文化食粮,丰富了农牧民文化生活。四是各县成立的农村放映队,经常奔波在各村之间,为他们送去了科技,送去了快乐。但是,与其它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甘南民族地区甘南搞好农村文化建设,首先要办好教育。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也是唤醒愚昧最好的良药。甘南地处偏僻,文化教育水平和质量严重滞后。近年来,进行的教育改革,使本来就落后的甘南民族文化教育更是雪上加霜。
2 甘南藏区农牧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法制建设的缺失
甘南是一个以藏族为主,藏、汉、回、土等二十几个民族融会聚居区,以藏传佛教文化为主体,藏传佛教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优良的文化传统,在推进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中,发挥着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积极的文化作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生前一再强调,佛教要从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和组织建设这五个方面加强自身建设,信仰建设是核心,道德建设是根本,教制建设是基础,人才建设是关键,组织建设是保证。信仰建设一定要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相适应,不能我行我素,更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定要融为一体,并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现代社会对寺院的道风建设中,寺院是当地群众的精神和文化寄托所在,在当地农牧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高于党委政府。因此,我们在加强藏传佛教寺院的的管理上,必须加强寺院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将藏传佛教寺院建设成为,为社会主义社会,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场所。
在我国即将实现现代化的今天,甘南藏区的农牧区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的、封建的部落制度和政教合一的管理模式,在平时的工作中,特别是在各类矛盾纠纷和刑事案件的调处上,一般不向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和司法部门报告,都是由所在部落的“首领”和寺庙僧人来参与调处工作,久而久之,一方面助长了寺管会和地方老人组织干预行政工作的气焰,另一方面也削弱了党的执政能力,削弱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从而乡镇党委政府和司法机关在僧人们和当地群众的心目中形同虚设,视而不见,只有需要时才想起。工作方法简单,面对突发事件,缺乏必要的应对措施。工作上不积极主动,依赖性太强,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积极主动地履行乡镇党委政府的职权,缺乏依法行政的能力和独立处理纠纷的能力。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
2.2 乡风文明建设的难题
在全国农村经济文化发展严重不协调,在欠发达的甘南藏区农村文化建设更为滞后,农村文化建设方面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农牧民的文化生活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民族文化的形式没有得到挖掘和利用;农牧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腐朽和错误思想滋生,特别是宗教的负面作用,已严重影响农牧民的思想观念和农村的两个文明的建设,甚至危害到社会的稳定。因此,在加强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要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牧民群众,引导农牧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开展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牧民的综合素质。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群众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就应该自己办。为了让广大群众增强这一意识,镇党委、政府采取堵疏结合的办法,进行积极的引导。一是政策扶持,对创建文化中心户给予奖励,兴办文化产业按照上级政策给予再优待。二是组织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对抹牌赌博、网吧、游戏机室等进行整顿,净化社会空气,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