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视野下财产公示制度
论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视野下财产公示制度 【摘要】近来,一些贪腐分子的网络曝光引来了民众、媒体、学者对国家推行实施财产公示制度的倒逼。成熟的财产公示制度可以起到震慑、预警、证明职务犯罪的作用。在我国,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在惩治与预防职务犯罪中面临的尴尬现状,需以财产公示制度为突破口,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现今,我国多地对财产公示制度进行了试点,但却存在正反两方面的对立观点,因此,需对该制度进行定位,并提出使其健康合理发展的建议。
近来,不少官员因持有巨额财产遭网络曝光,有关部门介入后发现了背后的贪腐行为,由此也引来了民众、媒体、学者对国家推行实施财产公示制度的倒逼。在我国反腐败斗争形势日益严峻、人民群众对惩治和预防腐败的期望值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引入财产公示制度被很多人认为是反腐良方。一些地方政府在实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的基础上试点实施财产公示制度,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评论。本文从惩治与预防职务犯罪的角度对财产公示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进行分析,以期对制度的健康合理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财产公示制度对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的作用
(一)国外财产公示制度的实施及功效
我国学者孙龙桦在介绍、研究瑞典、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公职人员监督制度的过程中将其直译为“财产公示制度”(Properties Declaration System)。
财产公示制度,即指具有一定级别或拥有一定职务的公职人员在任职期间依法向有关机关如实申报自己及一定范围内家庭成员的财产状况,并在一定范围内将财产情况公开的一系列制度。1766年瑞典出台了《出版自由法》,规定公民有权查看从一般官员到首相的纳税清单,这项权利被认为是财产公示制度的雏形。1883年英国《净化选举,防止腐败法》的出台,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定财产公示制度。1978年美国颁布的《政府道德法》被认为是当今世界最为完备的官员财产公示立法。
财产公示制度作为西方一项惩治和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已被实践证明能够有效防范官员职务犯罪等腐败行为,并有助于减少民众对官员资产过高的猜疑,建立官民互信关系。就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而言,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具有震慑犯罪、预警犯罪、证明犯罪三个较为明显的作用。
首先,震慑职务犯罪。财产公示制度如一柄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清楚地告知各级官员,社会公众和监督机关时刻注视着他们,防范着他们,希望他们洁身自好,不要用手中权力做腐化之事,否则,将会被达摩克利斯之剑惩罚,招致财产尽失、身败名裂的下场。
其次,预警职务犯罪。预警是指在危险发生前,根据可能性前兆,向相关部门发出紧急信号,报告危险情况,以降低或避免危险发生的行为或做法。根据财产申报公示制度,如果官员进行财产申报后,发现其重大事项异常变动,如财产增加数额较高、配偶子女移民国外等情况,财产申报人若无法做出合理解释,则说明该官员可能有权力滥用的行为,应对其重点督查,从而起到对职务犯罪预警的作用。
最后,证明职务犯罪。1998年,我国立法机关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结合国情,在《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的单行刑法中创制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以惩治无法查明巨额财产来源的官员。从各国经验来看,财产来源不明罪主要依据财产申报制度而确立,是财产申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产申报制度在刑事反腐制度体系中的延伸。
(二)我国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与财产公示制度
财产公示制度是西方的舶来品,我国一直实行“党管干部”的方针政策,并始终将“党的作风建设和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作为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1988年以来,党和政府先后出台了五件要求领导干部申报个人重大事项的规范性文件。即1988年国务院监察部会同法制局起草的《国家行政工作人员报告财产和收入的规定草案》,是对相关制度的启蒙与尝试;1995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是将草案发展成为正式的规章制度;2001年中纪委、中组部联合发布了《关于省部级现职领导干部报告家庭财产的规定》,此次将申报内容由收入扩大到财产,同时将债权、债务、私产等纳入申报内容之中,申报对象由官员扩大到家庭;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将财产申报制度作为重要的党内法规颁布实施;201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的规定》,此次新增了住房、股票投资以及子女海外工作和投资的内容,且将监督范围从处级以上干部扩展到副处级以上干部,规定在干部选拔中可以查阅申报内容,纪检检察部门在办案中也可查阅。
“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要求领导干部向组织报告与其有关的财产、婚姻、子女等可能影响其廉洁从政的重大事项。财产申报是财产公示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