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博物馆在城镇化进程中地域文化保护作用
论博物馆在城镇化进程中地域文化保护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大量自然村庄和农耕生活没有了,文化存续的土壤和载体缺失了,如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消失。文化是城市的根与魂,是城市文明的核心。博物馆是承载、保存并传播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的理想载体,融入地域文化也使博物馆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充实和提升。发挥博物馆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域文化保护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博物馆;地域文化;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G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0-0056-02
实施城镇化战略,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党中央、国务院长期以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镇化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2001年,我国在“十五”计划纲要中首次提出实施城镇化战略。截至2012年末,中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2.57%,与世界平均水平大体相当;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达到6.9亿人,共有658个设市城市,建制镇增加至19881个;全国共有30个城市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其中13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人。
但城镇化发展是以工业化推进为前提的,工业化推进的同时往往易造成生态系统的失衡和民族文化的遗失,因此城镇化浪潮既可能是经济发展的引擎和驱动力,但也更易是乡土文明、地域文化被摧毁碾压的巨轮。城镇化率提升的同时,作为城镇的对立面,自然村庄的消失必然同步伴随。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减少到270万个。10年内90万个村子消失了,相当于每天有将近300个自然村落消失,而这些自然村中包括众多文化历史悠久的古村落。
皮之不存,毛将附焉。地域文化多是农业文明的产物,是根植于农耕生活上的世代精神积累和地域历史人文印痕汇聚,都跟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都和广大农村密切相关。农耕生活就是她生成的载体和存续的土壤。城镇化意味着和乡土文化的分离,如果城镇化了,农耕生活没有了,文化存续的土壤和载体缺失了,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有的甚至是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之消失,地域文化如何传承和存续,必然会成为考验我们的一道时代课题。本文就博物馆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地域文化保护作用做一探讨。
一、城镇化的人文内涵
城镇化是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必经过程,也是我国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目的是造福百姓和富裕农民。城镇化不是简单的人口比例增加和城市面积的扩张,更重要的是实现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等由“乡”到“城”的重要转变。必须以民生改善为根本目的,不单纯追求城镇化的速度,应该有个文化层面的过渡,不能让农村人丢掉原有的文化财富,要关心他们的文化精神,应更关注城镇化进程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做到以人为本。
城镇化应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高度统一,其中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城镇化的进程中,文化的影响、凝聚、规范人们行为习惯的功能和振奋人们精神的作用是其他要素无法替代的。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即便是一时经济上去了,最终也不会实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环境的优与劣,民众幸福指数的高与低,如果仅看GDP等经济指标,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因素,是文化积淀的深与浅,人文精神的丰与歉。以精神论输赢,以道德比高下,以文化求成败,这是城市发展和竞争的最终选择。文化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文化竞争力也正演变成区域综合实力的核心竞争力。一座没有文化精神的城市,是没有魅力和吸引力的;人文精神的高低,将最终决定一个城市的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城镇的发展与竞争,已经进入到以文化论输赢、以文明比高低、以精神定成败的阶段。因此,城镇化过程中必须传承和保护好地域文化,为城镇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二、地域文化传承与城镇记忆
传统地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宝贵财富,对于文化创新和对外文化传播都具有重要价值,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尤其受到广泛关注。 每一个村落都在一定的地域环境中经历了产生、发展、壮大的过程,岁月的痕迹也被留存了下来。按照系统学的观点,地域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和人工物质环境三方面的内容。这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维系着村落的生存和发展,并形成独特的地域文化,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民俗等人文信息,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民间的口头文学、民间记忆、乡规乡俗、地方精神这些扎根于村庄中无形的文化积淀了民族的精神、道德观,也保存了最深的地域多样性。特别一些少数民族文化,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手册模板.docx
- DIN 5480中文版渐开线花键2006.pdf
- 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含答案).pdf VIP
- 国开电大《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pdf
- 2025年3月-7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度计划表+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习计划表格.doc VIP
- 高尔夫、活动赛事流程.doc VIP
- 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监督75页PPT.ppt
- 光纤通信系统第三版沈建华习题答案.pdf
- 住建部检查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表.pdf
- 2024年医学高级职称-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医学高级)考试历年(2018-2023)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