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记恩师邓之诚和燕京大学诸师
记恩师邓之诚和燕京大学诸师
我是四川成都人。成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名城。抗战开始后,平、津、沪、宁的许多高校都迁到此地,更促进了这座古城文化教育的发达。1944年冬,我毕业于由上海迁来的上海光华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中部。那时,大学招新生仍按惯例在暑假,我正在为寒假无大学可考发愁时,新迁到成都不久的美国教会大学燕京大学却破例在寒假招新生了。其原因是美国已成为与我国一道反德、意、日法西斯侵略的同盟国,来华援助我国抗战的美军大增,急需翻译,燕大学生英语水平高,好些学生去充当美军译员去了,学校缺少学生,需要补充,遂在寒假招生。我去报名投考,竟考取了。
我报考的是成都燕大有名的政治系。因为听说该系主任是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学兼中西的吴其玉博士,还有政治思想史的权威萧公权教授。我入学后,因是新生,还不能上萧先生专为高年级学生所开的课,但能听到吴其玉所讲的国际形势问题,很受启迪。
同样使我获益的是王锺翰师专为一年级新生开的中国通史基础课程。王先生讲授的中国通史课,具体、丰富、系统,使我们对我国历史的了解更加深入。他使用的主要教材是邓之诚先生所编写的名著《中华二千年史》,辅助教材是钱穆的《国史大纲》。王锺翰师是燕京研究院的高材生,从他的言谈中我们得知,他当年曾得燕大史学巨擘洪业(煨莲)和邓之诚先生的谆谆教导,这两大学者是他的恩师。
1945年8月日寇投降,抗日战争胜利了。翌年夏,成都燕大学生拟分四批复员,到北平燕园继续学业。大约也是在这个时候,我听说萧公权决定应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之聘去那里讲学(后又在那里成为专任教授,全家都迁居那里),我也了解到北平燕大历史系有更多名师,所以到北平后即向校方申请转入历史系并得到批准。
1946年初,洪业先生应美国哈佛大学之邀去那里讲学。后因我国解放战争日益进展,北方烽火遍布,尤其是物价飞涨,教职员生活更为困苦,洪先生不得已把家眷都接到美国居住,而且留哈佛大学执教。于是,邓之诚师就成为历史系的教学主力。
我到北平燕大转入历史系后,首先就谒见了邓先生,而且多选修了他讲授的课程,从而对他的生平经历、学术成就和高尚情操渐有清晰的认识。
邓之诚师字文如,书斋名“五石斋”,江苏江宁人。1887年生于四川成都,1960年1月卒于北京,享年七十有三。先生也出生于书香名门,与林则徐并肩力抗英国侵略的爱国志士、时任闽浙总督的邓廷桢便是其叔祖父。邓师幼承庭训,对我国传统文史之学皆有精习,他的国学根底极为广博深厚。他年轻时曾入云南两级师范学习,毕业后先后任《滇报》编辑、昆明第一中学教师。先生富有革命热情,辛亥革命前夕,便积极参加反清革命活动。武昌起义时,他多次在报上发表支持革命的时评政论文章,后又大力反对袁世凯称帝,并参加了四川的“护国军”运动。
1917年,先生应蔡元培之邀,北上进京参加国史编纂工作,不久就到北京大学任史学教授,并在女师大等校兼课。1928年,邓先生到燕京大学历史系任教授,与燕大创建人之―、历史系主任、出身福建书香名门而且留美多年、口含烟斗、满口英语、洋派十足的洪煨莲结为莫逆之交,在学林传为佳话。也由于他们的齐心协力,燕大虽是外国教会办的大学,但国学研究却很兴盛。
邓之诚师不断有名著问世。早年他在北大讲中国通史课时就编写有讲义,到燕大任教后,遂进一步编写成书,书名为《中华二千年史》,皇皇巨著共三百万言。他以正史纠稗官野史之诬,以稗官野史之长补正史之缺。该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深得学术界好评。商务印书馆特把它作为大学教科书印制发行后,受到许多大学师生的热烈欢迎。至于钱穆先生,原为中学教师,他深研诸子百家之学,燕大乃聘其为教授,他后去北大任教,讲课时撰有《国史大纲》,也为商务印书馆发行之学术名著。
文史学宗师陈寅恪以诗证史,这是他在文史学领域的一大创举。他著有《元白诗笺证稿》。抗战时期,他在成都燕大执教时,也开有“元白诗”之课程。邓之诚师也注重以诗证史。他著有《清诗纪事初编》一书,共收六百名诗人三千首诗,以补清初史事之缺。从该书可知清初许多史事和社会情况,如那时知识分子多有亡朝故国之思,而满清朝廷为何屡兴文字狱,加以血腥镇压;又如康熙朝还多有太子废立之争,表明专制王朝之险恶。从该书也可看到清初遭受多少次水旱灾害,这也告诉我们,康雍乾盛世人民生活依然困苦。
邓之诚师还富有民族气节。1937年,北平沦陷于日寇之手,先生拒绝到日伪办的“新民学院”教课。1941年冬,日美开战,燕大这个美国教会办的大学,立即被日军占领、解散,而十多位爱国教师则被逮捕入狱,其中也有邓之诚师。他们被囚禁共141日,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后都被保释出狱。出狱后,他们仍受到监视,虽然生活清苦,甚至靠典当度日,但依然矢志不渝。
邓之诚师工旧诗词,出狱后,他将默记在心中的各种旧体诗105首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