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110kv输电线路接地极锈蚀解决新方法
论110kv输电线路接地极锈蚀解决新方法 摘要:输电线路是实现电力运输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管理不善以及线路材质属性的影响,目前输电线路的接地板锈蚀现象相对严重。
关键词:110kv输电线路;接地极锈蚀;解决新方法
引言
接地极是电力安全运输的基本保障,电力运输过程中,由于电流量高,所以在雷雨天气极容易遭受雷击,损坏电器设备,带来电路故障,影响电力输送的安全和稳定。接地极与大地相连,能够及时将多余的电流通过大地疏导,降低雷击故障发生概率。
我国盐渍土分布范围很广,覆盖了热带和寒温带、滨海和内陆、低地和高原地区。据统计,全国约有3693万km2现代(活化)盐渍土,而西北地区就占60%左右,其中与灌溉有关的土壤盐渍化面积达200万km2,近70%位于西北地区。
1.工程概况
本工程盐渍土为盐化草甸土和盐化荒漠土,以硫酸盐和氯化物为主。分布于本段线路全段。沿线地层为粉土(Q4al+h),含有粉砂团结块、粘性土团块,上部有少量结晶盐颗粒。层厚一般15~20.0m,地下水位埋深为0.8m~2.8m。
水流是使盐类迁移和重新分布的另一因素。地表和地下水将其流动过程中所溶解的盐带到底凹处,有时还形成较大的盐湖。根据新颁电力行业标准DL/T621-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6.1.6款的要求,接地装置的防腐蚀设计,在计及腐蚀影响后,接地装置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地面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相当。
以往接地装置接地电阻计算时,并不考虑杆塔基础自身的接地作用,因此即便接地装置失效,基础本身仍能起接地的作用。而当基础本身与周围环境隔离形成绝缘体时,非但不能提供附加的接地作用,反而对接地装置有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旦接地装冒失效,当冲击电压到来而无处释放时,有可能导致基础防腐层 的电气击穿,进而使防腐层失去防腐作用。
2.土壤的性质及腐蚀特点
土壤是由各种颗粒状的矿物质、有机物质及水分、空气和微生物等组成的多相并且具有生物学活性和离子导电性的多空的毛细管胶体体系。它含有固体颗粒如砂、灰、泥渣和腐植土,在这个体系中有许多湾弯曲曲的微孔(毛细管),水分和空气可以通过这些微孔到醛土壤深处。土壤中的水分有些与土攘的组分结合在一起,有些紧紧粘附在固体颗粒的周围,有些可以在微孔中流动。盐类溶解在这些水中,土壤就成了电解质。土壤的导电性与土壤的空隙度、土壤的含水量及含盐量等各种因素有关。土壤越干燥,含盐量越少,其电阻越大;土壤越潮湿,含盐量越多,电阻就越小。干燥而少盐的土壤电阻率可高达10000Ω.m,而潮湿多盐的土壤电阻率可低于500Ω.m。一般来说,土壤的电阻率可以比较综合性地反映某一地区的土壤特性。土壤电阻率越低,土壤腐蚀越严重。金属材料在土壤中发生点腐蚀与土壤电阻率的关系如下;低碳钢在电阻率为100Ω.cm~2000Ω.cm土壤中的点腐蚀速率为2.5mm/a;在电阻率为2000Ω.cm~10000Ω.cm土壤中的点腐蚀速率为2mm/a。通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的“水质腐蚀性分析判定”和“土壤腐蚀性分析”,本工程综合判定为重腐蚀区段,其特征为含盐碱量较高,腐蚀性较强,需进行防腐。
3.接地极腐蚀调研
3.1埋设于山区的接地极,由于岩石较多,土壤电阻率高,接地射线长、伸展范围大加之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如缺少必要的监督或监督不严,会造成部分施工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进度而忽视施工质量的现象,接地装置施工时不能按照设计图纸施工,致使留下先天性隐患。腐蚀情况就越加严重。
3.2平原地区的土壤受PH值、杂散电流、化学方应、电阻率和微生物作用的影响极大。由于土壤介质具有多相性、不均匀性等特点,所以除了有可能生成和金属组织的不均一性有关的腐蚀微电池外,还由于土壤介质的宏观不均一性所引起的腐蚀宏电池。后者在构成土壤腐蚀中往往起着更大的作用。土壤介质的不均一性主要是由于土壤的透气性不同引起的。在不同的透气条件下氧的渗透速度变化幅度很大,强烈地影响着和不同区域土壤接触的金属各部分的电位,这是促使建立氧浓差腐蚀电池的基本因素。接地引下线由地面深入地下03~0.8m,其接触的土壤电解质含量是不同的,含氧率最低的在最下端,电极电位为负,发生腐蚀较严重,因而接地体引下线水平体腐蚀最为严重。
3.3影响接地体腐蚀的因素:
接地体腐蚀的诱发因素性质不一,通常来说主要与土壤的构成因素相互关系,土壤透气性高,含水量高,则腐蚀性相对较强,此外,盐碱地较之普通土壤的腐蚀程度也相对较高。虽然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不一,但是不同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在制定接地体防腐举措时,需要对其进行综合考量。
3.3.1孔隙度:透气性较好的石渣土、风化石等粗粒、无黏性土壤中接地网腐蚀程度较轻,在密不透气的黏土中,却发生着严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