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实验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实验报告

实验二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本体聚合的原理,熟悉有机玻璃的制备方法; 2、掌握减压蒸馏的原理及操作过程。 二、 实验原理: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过氧化苯甲酰引发剂存在下进行自由基聚合 反应。自由基加聚的工艺方法主要有四种: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及乳液聚合。本体聚合由于反应组成少,只是单体或单体加引发剂,所以产物较纯,但散热难控制;溶液聚合过程易控制,散热较快,不过产物中含溶剂(有些污染环境),后处理比较困难;悬浮聚合以水作溶剂,水无污染,散热好,易除去,但要求单体不溶于水,故在应用上受限制;乳液聚合反应机理不同,可以同时提高聚合速度和聚合度,散热好,易操作。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BPO引发下自由基聚合: 自由由基聚合属属连锁反反应,一般般有三个基基元反应: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 (有时还会会出现链链转移)反应。 链引引发: R· +MM→RM· 链增增长: RM· +M→RMM ·+M→RMMM· +M →……→﹋M · 链终终止: ﹋M·+ ﹋M·→ ‘死’聚合物 本实验采用本体聚合,当反应到一定程度时粘度增大,大分子链自由基活性降低,阻碍了链自由基的相互结合,使链终止速率减慢,而小分子单体却依然可以自由与链结合,链增长速率不会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自动加速效应,内部温度急剧上升,又继续加剧反应,如此循环,而粘度度又屏蔽热量,使局部温度过高,严重影响聚合物的性质。 图中曲线表明:聚合反应开始前有一段诱导期,聚合速率为零,体系无粘度变化。在转化率超过 20 %以后,聚合速率显著增加,出现自动加速效应。而转化率达到 80 %以后,聚合速率显著减小.最后几乎停止聚合,需要升高温度才能使聚合反应完全。 为避免出现自动加速效应,可通过冷却降温与控制粘度的方法,在预聚时控制粘度,并控制温度在 80~90℃时(引发剂的半衰期适当),以适应在较低温度下聚合。? 三、 实验仪器及药品: 仪器:试管、圆底烧瓶、塞子、恒温水浴锅 药品:过氧化苯甲酰(BPO)( )、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 实验流程图: 实验装置图: 五、 实验步骤、现象及分析: 步骤 现象 分析 1、预聚:洗净干燥玻璃仪器。称取0.15g 引发剂BPO放入带带塞的烧瓶中,再加入10.6ml 单体MMA。在水浴锅中加热圆底烧瓶到80~90℃。内的预聚物粘度与甘油粘度相近时,立即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BPO逐渐溶解形成无色溶液,加热刚开始无明显变化;后来逐渐生成油膜状物质出,溶液粘度增加,形成甘油状物质,摇晃烧瓶时,溶液只能小范围的来回移动,体积变小。 BPO为白色结晶性粉末,可溶于非极性溶剂MMA当中。由于本体聚合的特点造成加热后不同时间段明显的现象差异。反应最后反应液的粘度增大,因此有体积变小、不易流动现象。温度不宜过高,否则产生爆聚 2、 灌模:取两干燥洁净的试管(可适当地加些许装饰物),为避免有气泡产生,将预聚物缓慢、呈细流线状倒入试管中 甘油状物质慢慢流入试管中,并加入小花朵等,在试管中形成柱状结构 从水浴锅中取出烧瓶,因自动加速效应,内部热量聚集,温度升高,加剧反应,从而使粘度变得更大,不易从瓶中流入模具 3、聚合:将试管封口,放入40-50℃的烘箱中聚合24h,硬化。在100℃下处理0.5-1h 放入烘箱后,试管中甘油状物质慢慢硬化,形成有机玻璃 低温、长时间反应最有利于聚合物的形成;形成固体时,体积会增大,有间隙地悬挂,防止影响聚合 4、 脱模:将试管口向下,在地面上不停的敲击,得聚合物有机玻璃 得到无色透明的有机玻璃,表面光滑,内部无气泡,放入其中的花朵沉于底部 灌模时,试管中空气应排尽,才能使玻璃表面光滑并无气泡存在于内部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中所有器皿需洗净、干燥完全,否则会引入杂质 2、预聚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温度的控制及粘度的变化 2、不能剧烈地摇晃圆底烧瓶,防止引入过多氧气,影响聚合 3、灌模时,不能完全灌满,应预留一定的空间 4、应缓慢地、线流状地倒入试管中,防止产生气泡 七、 实验结论及具体分析: 1、温度控制在80~90℃是为了使引发剂的半衰期最有效地用于反应时间。水浴锅的水浴温度并不完全准确,可能会不小心超过水浴温度上限90℃,这样很容易暴聚。 2、在加热时,不要老是摇动锥形瓶,这样容易把氧气溶入溶液中而氧化引发剂使之失效(有条件的话可以同氮气以排氧) 3、 预聚时注意粘度变化,确定反应液粘度时,由于反应完全到暴聚的过程只有几秒钟,很难把握反应液粘度与甘油类似,这样就会导致反应要么不完全,要么暴聚; 浆液粘度不可太小,粘度过小在灌模时容易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