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登山-不断冲顶乐趣和全身而退智慧.docVIP

企业家登山-不断冲顶乐趣和全身而退智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企业家登山-不断冲顶乐趣和全身而退智慧

企业家登山:不断冲顶乐趣和全身而退智慧   “登山的过程是敬畏,下撤的时候是感恩。”成功登顶珠峰的万科总裁郁亮回到深圳时,对媒体这样说。 “我祈求珠峰女神明天能让我到顶峰看看,并让我平安下撤,我将敬献一路带上山的哈达!”5月16日16时59分,万科集团总裁郁亮站在8400米的珠峰3号营地,用微信发回了这样一段话。 珠峰女神没有让他失望。17日48岁的郁亮成功登顶珠峰,远在哈佛的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连发微博呼应:“不能寐,等待。悉:郁亮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衷心祝贺!” 从运动菜鸟到登山达人,这一转身郁亮用了三年时间。从2010年攀登四姑娘山开始,到2011年的启孜峰,2012年的慕士塔格与卓奥友峰,郁亮一步一脚印,一山一高度,终于在2013年成功登顶珠峰。 而另一位中国地产行业的企业家黄怒波也于2013年5月17日13点30分顺利从北坡登顶,成为世界历史上首位三度问鼎世界之巅的中国企业家。自2005年成功登顶乞力马扎罗以来,黄怒波一发不可收拾,目前已完成了7+2的目标,并分别从南坡和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这次是他第二次从北坡成功登顶。 攀登珠峰给登山者带来的是别样的生命体验。在海拔七八千米的营地,最难受的是如何“发呆”,时间如停滞般带给人焦虑感。郁亮曾感慨:“需要练禅定,啥都不想,啥都不着急,似睡非睡。” 探路者公司联合创始人王静曾说,这样极端的环境就像一个加速器,让人在短暂的时间里就明白很多做企业无法理解到的人生大意义。 极限运动也让王石有过不一样的生命体悟。“下山比上山更难,很多人就是因为登顶后太兴奋或大意,以为大功告成,结果酿成悲剧。所以,要到安全返回大本营才算成功。做企业家也是一样,要能够全身而退才是最有智慧的。” 然而另外一个不得不提的是,一些极限运动项目有时却只能是一些高收入群体的专利。世界IT界领军人物、甲骨文CEO埃里森是位帆船运动好手,他曾为参与一届“美帆赛”豪掷1亿欧元。相比之下,登山这样的运动没有如此巨大的开销,但由于需要使用专业设备,也需要参与者有一定的经济实力。 爱好登山的王石曾被人问到,登珠峰一次需要多少钱?当时,王石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就详细地解释了一遍。 他说,就登珠峰而言,有“国际价格”和“国内价格”两种。国际价格基本上是3万~6.5万美元,根据参加不同的探险公司而定。比如有大量的探险队成功登顶,登顶率高,它的收费就相对高。 据某商业登山公司称,2013年春季珠峰攀登活动的费用已从28万增至30万,当然,这一价格是建立在一对一向导服务以及氧气充足准备的基础上的。因此,这也被人们称为是有钱人的游戏。 据了解,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黄怒波此次登顶珠峰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推广中国商业登山,登山过程将被全程拍摄以做资料收藏。黄怒波认为“中国商业登山的发展史体现了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变化、走向世界的状态。” 企业家频繁登顶,不断挑战极限的行为不仅是对体能和意志的挑战,更是了解自然,完善人格,提升智慧的一种方式,这或许也是众多企业家爱上登山的重要原因之一。 企业家为什么喜欢登山 只有偏执者才能登山,他们心里无时不在想:“如果现在下山,未来就会被一个问题困扰着:那上面是怎样的呢?” 大山到底许诺过什么?背负沉重的装备,两腿分开双膝微弯,迈着八字步,眼中散发着探险者的光芒,背上一个从后面看不到人的大包,发挥小时候就有的找路的天赋,一步一步向上攀登。 其实,山顶上没有什么,也做不了什么,通常在高峰滞留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一位总裁在珠峰20平米见方的山顶,展开一面国旗,照了一张相,许了一个愿,最后还向一位三年前罹难的山友献了一条哈达。一位企业家说过:“我就像是一只熊,努力想翻越一座山峰,目的就想知道山的那一边究竟是什么样子。” 每个人的一生,总有一座高山要翻,只有尽力一搏,才能发现自己真正的极限。一位企业家登珠峰时经验不足,高原反应强烈,没有控制好呼吸,氧气消耗得很快。当他爬到8300米左右的高度时,突然有些胸闷,原来氧气不多了。此时,要么下撤,下次再来;要么冒险,登上顶峰再说。最后,他选择了冒险:走吧,傻走吧,走到天尽头就到顶了。当他惊心动魄地爬到8400米时,竟然看到路边有废氧气瓶,他逐个挑捡,在8430米左右的一个路口,终于捡到了一个盛有大半瓶氧气的氧气瓶。靠着这半瓶氧气,他登上了顶峰,并安全撤回了营地。对于英雄,天无绝人之路,只要想生存,就一定有机会。这位企业家把自己的极限延展到了更远的地方,如果他下撤,他就不会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 山还在那里,只是登山的人不同,坚持一下,再坚持一下,跨过一个伪极限,再跨过一个伪极限,就会走出不一样的境界。事实上,做企业也如登山,所有好的东西都是在快要失败,但没有放弃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