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苎田《史记菁华录》之文章评点解析.docVIP

姚苎田《史记菁华录》之文章评点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姚苎田《史记菁华录》之文章评点解析

姚苎田《史记菁华录》之文章评点解析   【摘 要】《史记菁华录》掇《史记》之精华,是迄今为止影响最大、最受青睐的《史记》评点本之一,姚苎田采用节选加评点的方式,深刻分析《史记》原文,采用多样性的评点形式点评《史记》文章。本文试从形式、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着手解析姚氏评点,以期对文章学习者有所裨益。 【关键词】姚苎田;《史记菁华录》;文章评点;司马迁;《史记》 《史记菁华录》成书于康熙六十年辛丑(1721),姚苎田采用节选加评点的形式,掇《史记》之菁华,从《史记》中选文51篇,既保持《史记》瑰奇闳深的固有风格,又删繁就简使情节更集中、主线更清晰、人物性格更鲜明。正如其在《封禅书》之末评中写道的:“今特用摘截之法,单就精神团结、筋脉连贯处,细为批摘,而安枝布叶之精,斗角钩心之巧,豁然呈露。”[1]P29同时采用明清文学批评中通行的“评点”形式,集文本鉴赏与理论批评为一体,使《史记》的天工人巧和太史公的苦心孤诣呈露于读者面前。 一、多样性的评点形式 中国评点文学形成于唐代,得益于训诂、史学的发达。至南宋,随着文学评论的繁荣,各种诗文批评形式增多,文学评点重新回归人们视野,并且从诗歌逐步扩大到散文、词、小说。“总括宋人评点,由三部分组成:卷前看文作文法;每篇前的总评;伴随行文的随处批语和重点句子的圈点。日后的小说评点大体承袭这种形式。” [4](P47)宋元开始,中国的评点文学逐渐发展、定型。到有明一代,“评点队伍空前壮大;汇评和集评本层见迭出;评点合刻本纷纷问世;小说评点空前崛起”,评点文学空前繁荣、全面发展。[5]P107《史记菁华录》站在巨人肩膀上,承袭前代,沿用原有评点样式,融入自己的真知灼见,形成多样性的评点形式。 (一)夹批 夹批插在《史记》原文之中,类似于批注,是对文章的初步理解,较为简洁。有的是对原文内容的解释。如《留侯世家》中,姚氏解释“狙,猿猱之属。狙击者,言其腾跃而击如狙也。此如牛饮、蛇行等字法,旧解多谬。”[1]P52既解释“狙”之意,又指出旧解谬误。有的是对章法结构的揭示。如“点明定陶,自作章法”、“点出一段大关目”、“总提句” [1]P6等,面面俱到。 (二)眉批 眉批多属于题外发挥和宏观归纳,按其内容可分为评事、评文、人事文均评三种。 评事主要是对《史记》中的事件或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商君列传》中姚氏认为商鞅变法是秦之兴亡的原因,同时,亦是商鞅身荣与?之因。秦民虽然性饶劲悍,但他们尊君亲上,商鞅以法的酷烈使得孝友乐易之风涤荡无余,百姓丧其故我,秦之世不可复回,最终酿成大祸。姚氏结合史实认真思考,评点不坠前人之窠臼。 评文则是对《史记》文章的具体点评,从章法布局、结构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着手。如《老庄申韩列传》中,姚氏指出“伯夷、屈原二传及此传,皆史公变体。《伯夷传》嵌旧传于中而前后作议论;《屈平传》夹叙夹议,双管互下;此传则于莫知所终以下,传文既毕,别缀异闻,忽明忽晦,忽实忽虚,写来全似画龙之法;” [1]P6。不仅生动形象的说明了《老庄申韩列传》的奇文之法,还将其与《伯夷传》、《屈平传》互谈,引发读者的联想思考,对比中突出各自之异。 此外,还可看到其对历史事件、人物、具体文章的综合点评。如《项羽本纪》中“由难矣至过矣,终以岂不谬哉,三层贬法,虽列三段,然只是三段之后作一反掉,以总结其一生之事皆足以致亡,而纯靠用兵,必不足以立大业也。” [1]P13既总结了作文之法,又认识到项羽失败之因,仅靠用兵不足以成大业,而其一生之事都可使其失败。 (三)末评 末评置于二十六篇选文末尾,内容上与眉批、夹批相差无几,涉及文章内容、章法结构、作文之法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就讲作文之法:“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合传,同时同国,各见其奇。故传中多作罗纹体,叙廉颇事则加勤,叙相如事则独赡,一以为诸子之纲维,一以见恢奇之绝轨也。” [1]P88从整体作评价,弥补单纯片段赏析带来的不足。又如,《商君列传》历数古今变法之人,于异中求同,指出“学究之害最深” [1]P67,执古方以杀人,因此变法要通理明辨,不能一味仿古。 总之,姚氏采用多样性的评点样式聚焦文本,夹批侧重品评篇章中的字、句、段;眉批、末评立足整体,从宏观上把握文章。内容互相交叉、补充,彼此配合。 二、丰富多彩的评点内容 文学评点的出现“反映了对文本细部品评的精细化倾向,表示论家示后学以轨迹的用意。” [6]P45 “还存在很实用的目的,应付科举制,即它的教科书性质是很明显的。” [6]P45因此,必定要“发掘叙事章法的各种文理安排,对文本细部肌理组织探幽发微。” [6]P8姚苎田的评点也不忘章法内容的探索。 (一)布局谋篇的揭示 1.文章线索的梳理 一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