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传统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促进作用
浅谈传统文化对青少年道德教育促进作用 摘要:对于青少年道德思想的与时变迁的现实问题,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加大探究的力度。在巩固和加强对他们爱国、集体、社会“三大主义”理念教育的同时,要特别注重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因为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道德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端正“三观”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 青少年 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领域的空前革新不仅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包括价值观、思维模式以及道德观念也都在原有的本质上产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心性尚处发育阶段的当代青少年更是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变革中受到巨大的冲击。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背景,客观上促进并及时更新了青少年思想道德观念的发展。而光怪陆离的社会状态与新旧体制过渡之际所产生的矛盾摩擦等问题在主观上又无不对青少年的身心造成一定的诱惑(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这都极大阻碍了道德观的形成。
一、青少年道德精神的中存在的问题
(一)心理素质普遍较差
现在大多数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因为养尊处优地集万千宠爱与一身,所以在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阻力(学习压力、成长烦恼等)时,有一丝半毫的打击,便会产生极强的挫败感,仿佛整个人生就此崩塌,丧失对任何事物的积极性,甚至质疑人生,质疑世界。一旦不能得以及时正确地引导,便很容易陷入错误评价的模式中而无法自拔,长此以往,将会大大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
(二)缺乏宽容心
现在的青少年因为过于依赖父母或整个家庭,养尊处优的生活模式助长了他们好逸恶劳的心性,不仅缺乏高尚的生活情趣,甚至就连最基本的礼仪意识都丧失得一干二净。生活一味追求奢靡,消费一味追求排场,着装一味追求新奇时尚,污言秽语不绝于口、拉帮结派形同地痞、人际交往唯我独尊,全然不知宽容、尊重究竟为何物。
(三)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抱负
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厌恶学习、回避学习的现象。课堂上学习,不是无精打采便是睡觉走神;课下复习,不是借鉴抄袭就是捉刀代笔;甚至就连周期考试,徇私作弊现象都屡见不鲜。他们不仅不为此而羞愧难当,反而还以侥幸逃脱监考而自视荣耀。这些学生,不仅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和积极向上的追求,就连最基本的荣辱观都混沌不清。他们视学习为负累,浑浑噩噩地走过场,长此以往,将直接酿成整个社会道德观“走下坡路”的恶果。
(四)不懂感恩,诚信意识浅薄
无论是面对父母苦口婆心的批评还是教师好言良语的教导,许多学生不仅不感恩图报,反而厌憎烦躁。抱怨多过体谅,叛逆胜过顺从,缺乏换位思考和设身处地的意识。他们行为做事不守诚信,态度轻浮,好像浮萍一般不能脚踏实地。
二、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工作
(一)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优化道德教育的过程
1.对于道德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实践工作的改进,其首要任务就是丰富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大德育”观念(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尚群爱国的功德意识、以礼待人的仁爱传统等),来继承和弘扬道德教育,进而缓解青少年德育内容泛政治化和脱离生活化的现状。
2.发扬孔子在德育中把德育作为核心和本质的德育思想。德育首位思想,并非强调德育要比智育、体育、美育等位高一等,而是其他教育都应共同承担起德育的功能,都应该把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品质放在首位。
3.优化德育过程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关键。首先,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要提高,教师要正确地引导他们在把握社会道德规范涵义与社会意义时从理性角度出发看问题,以社会道德规范作为要求自身道德认知的准则和奋斗目标,从而更好地为道德观念与道德意志的发展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于一体的完备道德体系,有机利用家庭和社会所具备的德育功能
1.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三大主要因素。而就当下道德教育的形式来看,其核心地位主要停留在学校教育中,家庭与社会的教育功能却被完全排除在外。鉴于学校的教育管理趋于封闭式,所以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并不能得到实际性的验证。
2.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家庭是人生最初的教育启迪的地方。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影响青少年的个性发展,而且有助于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良好形成与确立。相比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则更具感染性和长期性,家庭教育为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启蒙作用。
3.道德教育的发展是多样化的,尤其是作为人们日常生活集聚地的社区,不仅发挥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载体的重要作用,而且还是提供道德品质形成的实践平台。良好的社区人文气息与生活环境,将一定程度地影响着青少年身心与道德的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忽视了社区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相比于学校教育,社区教育是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内容具有多样性、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点,要充分发挥起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数据安全法下医疗数据跨境传输合规操作报告.docx VIP
- 2024年9月8日贵州省黔西南州州直遴选(事业单位考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Unit 7 Role models of our time第1课时Reading教学设计 沪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pdf
- (珠宝渠道分析.docx VIP
- 2026年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必刷测试卷最新.docx VIP
- 2022版《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pdf VIP
- 中秋趣味猜灯谜.pptx
- 六年级数学下册代数的初步认识课件.ppt VIP
- 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排查落实练6 硫、氮及其化合物 硫及其化合物课件 .ppt VIP
- 青蟹养殖病害防治及养殖技术要点.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