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县某滑坡勘察设计书.doc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宜宾县某滑坡勘察设计书

前 言 一、任务由来 为了切实做好我省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省财政厅以《关于下达2005年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项目补助经费的通知》(川财投[2005]261号)、《关于下达2005年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补助经费的通知》(川财投[2005]303号)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以《关于下达四川省2005年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勘察项目任务书的通知》(川国土资函[2006]47号),将《宜宾县喜捷场滑坡勘察与治理可行性研究》项目下达省地矿局成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承担,成都水 地矿局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实施。 二、工作任务 通过合理的勘察手段和足量的工作量,查明滑坡的分布、规模、主要诱发因素、稳定性及发展变化趋势、危害特征等,正确提出滑坡的有关物理力学参数指标,进行滑坡体的稳定性计算,并针对滑坡的特征提出治理工程比选方案,并据此编制施工图初步设计。 三、前人研究程度 前人未对滑坡进行专门的勘查评价工作,仅1986年4月宜宾县治理喜捷滑坡抢险工程现场指挥部提交的《宜宾县治理喜捷滑坡工程情况简介》,对1979年7月31日暴雨后滑坡变形破坏的特征进行简略分析,对治理滑坡复活的措施和效益进行了评价,其资料可参考利用。宜宾县人民政府地质灾害防御预案中对地质灾害的规模、危险性预测、发展趋势预测分析、应急预防措施也进行了简单阐述。构造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利用四川省地质局提交的1:20万宜宾幅区域水文地质报告中的地层、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岩土体物理力学特征引用《宜宾市长江防洪堤一期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资料(宜宾市地质工程勘察院,2004年1月)。 四、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 本次工作主要执行以下国标、行业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4)《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5)《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99); (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 五、防治工程等级划分 宜宾县喜捷场主要坐落于滑坡体上,有单位几十家,特别是中小学。滑坡前缘有乡镇公路和码头,危害人数达5000余人,可能财产损失逾2亿元,施工难度大,工程投资预计1000万余元,据此该滑坡防治工程应划分为Ⅰ级(表0-1)。 表0-1 滑坡防治工程分级表 级别 Ⅰ√ Ⅱ Ⅲ 危害对象 县级和县级以上城市 主要集镇。√或大型工矿企业、重要桥梁、国道专项设施 一般集镇。县级或中型工矿企业,省道及一般专项设施 受灾程度 危害人数人 >1000√ 1000~500 <500 直接经济损失万元 >1000√ 1000~500 <500 受灾期望损失 万元·a-1 >1000√ 1000~500 <500 施工难度 复杂√ 一般 简单 工程投资/万元 >1000√ 1000~500 <500 第一章 勘查区自然地理条件 第一节 位置与交通 喜捷场滑坡位于宜宾县喜捷镇区,地理坐标东经104°30′10″,北纬28°46′34″。滑坡体所处位置东南距宜宾市20km,宜宾市至菜坝镇为通往宜宾机场的高速公路,菜坝镇至滑坡现场为县乡公路。勘查区交通较方便(图1-1)。 第二节 气象、水文 (1)气象 滑坡区所在的宜宾县区域位于东亚中纬度地带的四川盆地南部,在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下垫面的综合影响下,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低丘河谷兼有南亚热带的气候属性。总的特点是: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适宜、四季分明、冬季温暖、雨热同季;同时还具有春季回暖早,夏季温湿高,秋季多绵雨,冬季霜雪少的气候特征,和干旱、冰雹、大风、暴雨、低温绵雨等灾害性天气常有发生的特点。 气温:区域内年平均气温18℃左右,年均温的年际变化不大,均在正负1℃之间,其中有80%以上的年份变幅在正负0.5℃之间,因此年际变化较为稳定。年内各月均温的分布趋势与年均温分布大体一致。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一般为26.2℃~27.1℃;最冷月为1月,月均温一般为7.5℃~9.3℃。 降雨:区域内降雨量的时空变化较大,年均降雨量在1100mm左右。最多年(以县市气象台为准),大部分地区在1500mm左右,最少年大部分地区在700~800mm,降水最多年与最少年之比,平丘大于山区,在1.7~2.3倍之间。同时又有每隔2~3年有一次降水量偏少(旱)年,和每隔10年左右出现一次降水特少(重旱)年的周期变化规律,与农谚流传“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的 说法比较吻合。多年日最大降雨量为191.8mm(1974年6月29日)。 区域年内降水具有夏丰冬“欠”,四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