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第一单元第1讲地球和地图课件.ppt

【优化方案】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第一单元第1讲地球和地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化方案】201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第一单元第1讲地球和地图课件

2.应用——通视问题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特别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右图) (1)作地形剖面图时,连接海拔相等的相邻两点时要注意分析等高线图上相应两点间的地势高低走势及两点间的海拔高度,从而做到准确平滑过渡。 (2)判读地形剖面图要抓住剖面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转折点的海拔状况来综合分析。 方法突破 学以致用 5.下图中图甲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沿pq线作地形剖面图不可能是图乙中的(  ) 解析:选C。根据等值线特点可知,图中闭合等值线只能是60或70。 考向真题探究 考情分析  近三年高考命题规律: 1.从考核内容上看,关注重要区域经纬网的判断;以等高线图为切入,考查识图能力,并描述地形特征。 2.从考核形式上看,将地球经纬网与地球光照图相结合,考查昼夜长短、日出和日落时间等的计算;有的设置试题新情景,情景上贴近考生学习与生活。 3.从能力考查上看,识图能力是根本,也是知识迁移的基础,在多类等值线图中都可借鉴等高线图的读图技巧。如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36题考查了等值线图的判读。 真题导航 考向一 经纬网判读及应用 (2010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1)~(2)题。 例1 (1)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 D.10° (2)图上标出的经纬网格区中(  ) A.②与③都处于暖温带 B.随地球自转,③的角速度比④小 C.从春分到夏至,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大 D.从夏至到秋分,②比⑤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幅度大 【命题立意】 本组题的关键是区域空间定位,可联想中国省级中心的经纬网地图,再调动相关知识,逐个进行突破。 【思路点拨】 第(1)题,海口、上海、北京、哈尔滨的纬度大致是北纬20°、30°、40°、45°,南北省的中心差约为25°,故纬线间距为5°。第(2)题,②与③(西宁、银川)分别位于高寒气候区和中温带;③与④的角速度相同;从春分到夏至时北半球均昼长夜短且①比④昼更长夜更短,故①比④的昼长变化幅度更大;②与⑤均在北回归线以北,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离二者的纬 度间隔均越来越大,这期间二者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应一样大。 【标准答案】 (1)B (2)C (2009年高考江苏卷)右图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另一半球为“水半球”)。读图回答下题。 “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例2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经纬网定位能力。 【思路点拨】 “陆半球”的极点为38°N,0°,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S,180°;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因此“水半球”的极点应位于南半球、西半球。 【标准答案】 D 考向二 比例尺应用 (2010年高考天津文综卷)某校地理小组学生在滨海公路沿线的山坡上,看到几千年前形成的海浪侵蚀地貌。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在学生绘制的该地区由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  ) 例3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C.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命题立意】 主要考查绘制地形剖面图时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的选择,涉及知识应用能力,难度不大。 【思路点拨】 水平比例尺决定图示范围的大小,垂直比例尺决定起伏大小。要突出地形剖面图中的地形起伏,宜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标准答案】  B 考向三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卷)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若从中选择一个作为自来水厂的水源地,其条件是自流引水且工程建设费用最小。完成下题。 例4 (1)M→N、P→Q对应的地形剖面图和应选择的水库分别是(  ) A.甲、乙;①    B.乙、甲;② C.甲、乙;② D.乙、甲;① (2)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和一家污水处理厂,应依次布局在(  ) A.③④ B.④⑤ C.⑤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