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振动测试及隔振沟减振效果实例分析.docx

强夯振动测试及隔振沟减振效果实例分析.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强夯振动测试及隔振沟减振效果实例分析

强夯振动测试及隔振沟减振效果实例分析罗辉才,王喜迁(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51)摘要:通过对地基强夯施工中振动实测资料的分析,研究强夯振动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用振动速度在不同位置的变化对隔振沟的隔振效果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关键词:分析实例;三区段测试;隔振沟;减振效果;强夯振动中图分类号:TU47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885(2011)04-417-05强夯法加固地基技术,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法国。此法通过重锤高处落下,对地基施以强烈冲击,从而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强夯法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施工周期短、经济易行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从砾石到粘性土的各类地基加固。然而,强夯作为一种冲击振源,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从夯击点沿着地表面向四周传播,对附近建(构)筑物带来有害影响。《强夯地基技术规程》规定,当单击夯击能为1000kN·m时,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应大于15m;当夯击能大于1000kN·m时,对灵敏度高的建(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尚应通过试夯实测的结果进行调整与修正。本文根据工程实例,从距夯击点到不同的距离、振动经过隔振沟时实测振动速度变化,研究强夯振动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对隔振沟的隔振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施工现场及减振措施拟建焙烧炉车间位于云南铝厂技改场地北端,柱基与机加工车间相连。南为中碎及混捏车间,东为空旷场地。拟建场区为碳酸盐岩分布山区,溶蚀盆地、残丘地貌。场地内地层自上而下为:①第四系人工堆积层,块石和素填土。最大指标:实测重型动力触探(N63.5)为15击~50击,结构稍密~中密;天然重度为21KN/m3,承载力特征值110Kpa~150Kpa,压缩模量3.5Mpa。②第四系残积层(Qel)红粘土:实测标准贯入击数3击~15击,承载力特征值200Kpa,压缩模量7.5Kpa。③二叠系下统栖霞组、茅口组(P1g+m),灰、灰白色、深灰色灰岩,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中等强风化,局部强风化,分布在地东南侧,为较好地基持力层。设计烟气净化、焙烧炉基础地基的强度要求为fak≥280kpa,Es=10Mpa。焙烧车间单柱荷载4000kn,对柱基础地基的强度要求为fak≥300kpa,Es≥15Mpa。1设计强夯参数:锤重:23.3吨;夯锤直径:2.5米;提锤高度:17.2米;夯击能:400T·m。根据有关资料及我院工程实践,减少强夯振动对建(构)筑物及设备运转影响的有效办法,是在强夯区外侧设隔振沟。此次施工在场地有条件地段设3条隔振沟。隔振沟宽1.5m,沟深2m~3m,局部5m。对较临近的建(构)筑物,沟底已低于其基础砌置深度。振动测试22.1测试安排通过对强夯振动速度的监测,了解强夯引起的振动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减震沟对震动的减震作用。要求施工方使用与正常施工时相同的夯击能量,每个测区选择三个以上的夯点,每个夯点记录三锤以收稿日期:2011-08-13作者简介:罗辉才(1962~),男,广西桂平市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工程物探及岩土测试工作。472云南地质30卷上各个检波器点的震动速度。2.2测试系统(1)系统构成测试系统主要由检波器(速度传感器),TC-5850便携数据采集仪主机,通讯电缆,测振分析软件包TCView2.0等组成。仪器可同时记录同一振源8个通道传感器的振动信号(图1)。2.3测点布置现场测试振动源均为强夯施工振动,测试时要求施工方使用与正常施工时相同的夯击能量,将施工场地分为强夯试验区(A区)、焙烧炉、焙烧车间满夯施工区(B区)和烟气净化区(C区)三个测区,每个测区选择三个以上的夯点,在西、南和北三个方位沿直线方向在减震沟两边、建筑物及夯点与建筑物间适当的距离处安放6~8个速度检波器(注:东面为一开阔地,无建筑物,不设测点),C区北边由于距车间较远,而西边距建筑物较近,所以在西边布了西1、西2和西3三条测试剖面,且每条剖面减少两个传感器(图2)。图1测试系统组成Fig.1TestingSystem为了达到测试目的,以强夯点为起点,布设一条直线剖面,按设定的距离安装拾震器,安放原则为:水平面上安放拾震器了解强夯振动传播衰减规律,隔振沟两边安放拾震器了解隔振沟的隔振作用。2.4测试方法为与强夯施工配合,强夯振动速度测试分三步进行,第一步,首先测试强夯试验区,夯击能为400T·m,选定一个方向,安装传感器后进行测试。夯点上每打一锤,可监测6~8个同步点,记录测线上所有6~8个传感器处的速度。每个夯点至少记录三锤以上16锤以下各个传感器点的速度。这样,每个夯点上至少记录18个速度值。同样,在西、北方向上做类似的工作。第二步,测点夯施工区,夯击能为400T·m,与强夯试验区的步骤一致,等到满夯施工区施工时,再测满夯200T·m时的峰值加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