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门峡水库运用对渭河下游和西安市的影响
三门峡水库运用对渭河下游和西安的影响及治理建议
石长伟1 张英2
(⒈陕西秦安河流研究所,陕西 西安 710016;⒉陕西省三门峡库区工程局,陕西 渭南 714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三门峡水库对渭河下水游侵蚀基准潼关高程的影响和由此对渭河下游产生的严重而复杂影响的一系列问题的系统分析,以及其对西安可持续发展条件和地位的影响分析,论证了解决渭河下游问题的关键在于降低并稳定潼关高程,同时提出了各种措施对降低潼关高程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渭河下游的治理建议
关键词:三门峡水库 渭河下游 潼关高程 水库运用方式
水库运用四十年来,确保了黄河下游岁岁安澜,直接减灾效益达600多亿元,保证了中原、胜利两大油田和沿黄城镇的工业及生活用水,灌溉下游地区200万hm2农田,累计发电248亿kw·h,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但也给库区带来了一些复杂而严重的问题,由于三门峡水库设计中对泥沙问题考虑不足,陕西人民为此作出了重大的牺牲:陕西省三门峡库区迁移移民28.7万人,占全库区移民总数的82%,淹没土地占全库区的83%,撤销了朝邑县,搬迁了潼关县城,水库影响区错过了国家工业建设的时机,失去了工业化发展的机遇;水库主要经历两次高水位蓄水后,库区泥沙淤积严重,库容损失迅速,潼关高程急剧抬升,渭河口形成固定拦门沙。库区泥沙淤积不断加重,河道条件日益恶化,防洪形势严峻,生态环境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关中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西安的繁荣受到严重影响。多年来,国家为解决这些问题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但由于水库运用方式未能与来水来沙条件相适应及枢纽泄流排沙能力的限制,始终未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1 三门峡水库运用的基本情况
三门峡水库是我国在黄河干流上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库,于1957年4月开工,1960年9月15日建成并投入运用。三门峡水库建库40余年来,经历了蓄水拦沙运用、滞洪排沙运用和蓄清排浑运用等三个时期。在蓄水拦沙期(1960.9.15~1962.3.19),水库主要经历了两次高蓄水过程,最高蓄水位分别为332.58m和332.53m,最高蓄水位时,其水库的回水末端达渭河下游华县赤水镇附近。在滞洪排沙期(1962.3.20~1973.10),由于枢纽泄流排沙能力严重不足,该时期经过了两次大的改建,在第一期改建期间,水库在非汛期每年进行1~2个月的防凌蓄水,汛期滞洪排沙,在第二期改建期间,非汛期除继续进行防凌蓄水外,汛期主要以敞泄运用。自1973年汛后开始至今,三门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运用方式,非汛期除继续承担防凌蓄水外,还增加了防凌提前蓄水和春灌蓄水,平均蓄水历时214天,平均蓄水位316.21m,最高蓄水位325.99m(1977年),蓄水位大于315m达144天,大于320m达69天,汛期进行控制运用,当黄河出现较大洪水时,水库敞泄排沙,否则按305m控制运用。因此,三门峡蓄清排浑运用以来,不但非汛期蓄水位高,而且蓄水历时长,汛期的运用水位亦高,平均蓄水位为304.02m,一般洪水水库都处于滞洪壅水状态。
2 三门峡水库运用对渭河下游的影响
2.1三门峡水库运用对渭河下游侵蚀基准潼关高程的影响
2.1.1潼关高程的变化情况
潼关断面(该断面为一天然卡口,河面宽约900m)作为一侵蚀基准断面,潼关高程(潼关㈥站1000 m3/s流量的水位)升降变化对渭河下游和黄河小北干流河床的冲淤变化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潼关高程居高不下是引发潼关以上三门峡库区一系列问题的决定性因素。
三门峡建库前,潼关高程有冲有淤但相对稳定;三门峡水库蓄水运用前,潼关高程为323.4m。水库运用初期库区泥沙淤积发展迅速,潼关高程不断抬升,1964年12月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治黄会议,决定对水库枢纽进行改建,改建后但泄流规模仍然不足,1969年潼关高程抬升到328.65m,比建库前抬高了5m多;受周恩来总理委托召开的“四省会议”决定对枢纽进行第二期改建,水库经二次改建后,1975年潼关高程曾降至326.04m。自1973年11月起按全年控制运用后,特别是从1975年枢纽安装机组开始发电起,潼关高程又逐年抬升,到1992年汛前达到328.4m,此后至今潼关高程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2002年8月曾达329.2m,到2002年汛后,潼关高程为328.78m,较建库前抬升5.38m。其中蓄清排浑运用时期潼关高程由326.64m抬升至328.78m,抬升2.14m,2004年汛前潼关高程仍为328.3m左右。
2.1.2潼关高程变化的原因分析
三门峡水库建成运用以来,水库经历了蓄水拦沙、滞洪排沙和蓄清排浑三个不同运用期。在蓄水拦沙期主要经历了两次高水位蓄水过程,潼关高程迅速抬升,这完全是水库高水位蓄水运用造成的。
在滞洪排沙期的1962~1969年,潼关高程仍为抬升趋势,由于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N-084-NEW BOOKSROOM & BEDROOM DESIGN--书房.卧室装饰新设计.ppt
- STEP7 STL源文件应用技巧.doc
- SW3—110G型少油断路器检修工艺.doc
- sxg75中文工具箱使用手册.doc
- S弯20城市挑战赛经销商执行手册.ppt
- TD-SCDMA试题题库(判断、单选、多选).doc
- TD-SCDMA无线接入网信令介绍(普天).doc
- Struts2页面开发中常用标签使用说明、规范.doc
- TK2118-3118调频率方法 1. 按住MONI键+DIAL键开机至显示SELF; 2.doc
- TEM8 专八 人文 英美文学 简介汇总.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