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护士工作倦怠的相关因素研究(硕士毕业论文)
护士工作倦怠的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研究生:王翠丽
导 师:李军 副教授
中文摘要
研究目的:工作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感和人际关系压力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征,表现为情绪疲惫、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护士是工作倦怠的高发群体,而倦怠具有消极性,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表现均有不良影响,导致焦虑、抑郁、头痛、失眠、缺勤、工作效率下降等。国外多认为倦怠是个体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长期交互作用的结果。我国对工作倦怠领域的研究开展较晚,进展较少,对护士倦怠的影响因素研究只侧重于某一方面,不够系统和完善。鉴于此,本研究欲对影响我国护士工作倦怠的各种心理社会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为护士个体的心理调适与干预及组织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按科室分层随机选择工作一年以上的护士245人作为调查对象。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Maslach 工作倦怠量表(MBI)、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工作心理控制源问卷(WLCS)、自尊量表(SES)、艾森克人格(成人)问卷(EPQ)以及自制的一般情况问卷。用SPSS10.0进行数据的整理、统计与分析。
研究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32份,有效回收率95%。
1. 被研究护士的工作倦怠的发生率还是相当高的,67.3%的护士在个人成就感维度上呈现中高度倦怠,64.7%的护士有中高度的情绪疲惫感,33.6%的护士有中高度的去人格化倾向。与国外Maslach样本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个人成就感较低,情绪疲惫感较强,而去人格化较低。
2. 年龄、护龄、家庭交流状况、家庭关系、婚姻状况、经济状况、学历、科室与护士工作倦怠的程度有关。
3. 积极应对方式与护士工作倦怠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倦怠正相关。
4. 外控、低自尊的护士,工作倦怠程度高,反之,内控、高自尊的护士,工作倦怠程度低。
5. 内向、情绪不稳定、倔强、掩饰性低的护士,倦怠程度高,反之,外向、情绪稳定、温和、掩饰性强的护士,倦怠程度低。
6. 护士工作压力越大,工作倦怠程度越高。
7. 护士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少,护士的倦怠程度越高。
8. 影响护士工作倦怠三维度的主要因素为:
①影响情绪疲惫的主要因素是:神经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总的工作压力、家庭交流情况、支持利用度、经济状况。
②影响护士去人格化倾向的主要因素是:总的工作压力、婚姻状况、精神质、自尊、家庭交流。
③影响护士个人成就感的主要因素是:积极应对方式、掩饰性、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客观支持。
研究结论:护士工作倦怠严重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绩效,本研究的结果提示,倦怠的出现受到了一定的个体心理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据此,我们可以采取个体和组织干预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或矫正护士的工作倦怠,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及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护士 工作倦怠 个性 工作压力 社会支持
THE RESEARCH ON PSYCHOLOGICAL AND SITUATI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JOB BURNOUT OF NURSES
Graduate: Wang Cui-li
Tutor: Li Jun
ABSTRACT
OBJECTIVES:Job burnout is a prolonged response to chronic emotional and interpersonal stressors on the job, and is defined by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exhaustion, depersonalization, and reduced accomplishment. Nurses are risk population of burnout. Burnout precipitates negative effects on health and job performance which are mental dysfunction, physical discomfort and job withdrawal, such as anxiety, depression, headache, insomnias, absenteeism, lower effectiveness, and so forth.
It i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天津市津南区事业单位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2025秋期版]国开电大专科《人力资源管理》一平台形考任务一至四在线形考试题及答案 (2).pdf
- 2025年新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英语 四上Unit 2 My friend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pdf VIP
-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申报材料.doc VIP
- 2025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工作人员招聘(2025年第二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详解).docx
- 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案例及分析.docx VIP
- 2025天津市津南区法院系统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2025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工作人员招聘(2025年第二批)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如何科学编制“十五五”发展规划.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