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章总复习
* 八年级下册科学 第二章总复习 1、检验空气中的一些气体:氧气→使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使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 2、集气瓶中所进水的体积应该和消耗掉的氧气的体积近似相等 3、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4、实验测量值偏小的原因:①红磷量不足,不能将氧气耗尽,瓶内仍有残余的氧气;②装置漏气;③导管没事先注满水;④装置未冷却就打开弹簧夹 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6、在做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测定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当烧杯中的水通过导管流入集气瓶后,集气瓶内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体。本实验也说明氮气不易溶于水 7、氧气的用途:①提供呼吸;②助燃 8、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①因为二氧化碳本身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覆盖在燃着的物体上,就能使物体跟空气隔绝而停止燃烧;②二氧化碳本身不能燃烧。 9、固态二氧化碳(又称干冰)是一种致冷剂,可用来保藏食品,也可用于人工降雨。 10、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一种气体肥料 11、稀有气体:①一组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②不容易与其他物质产生化学反应。 12、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也可变成雪化状蓝色固体. 13、实验室收集氧气的方法:①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略大)②排水集气法(氧气不易溶解于水) 14、检验集气瓶内是否装满氧气方法:把带火星的木条或是烧红的木炭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烧红的木炭发出白光,表示瓶内氧气是满的,否则不满。 15、硫在纯氧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反应后生成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手摸集气瓶外壁的感觉是热,说明硫燃烧能放热. 16、铁丝在纯氧气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Fe3O4). 17、要在集气瓶底部预先放些水或细沙的原因:防止生成的熔化物溅落而炸裂瓶底。 18、下图所示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铁丝为什么要绕成螺旋状?使铁丝受热面积大。 ②铁丝前端为什么要系一根火柴?引燃铁丝。 19、木炭在纯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0、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许多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 21、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22、组成人体的有机物葡萄糖(C6H12O6)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23、人体吸入氧气后,葡萄糖与氧气反应,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把葡萄糖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24、人体呼吸的生理意义:提供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 25、人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生成CO2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26、请你比较下列两个现象的共同点和不同点:①铁丝在氧气中燃烧,②铁丝在潮湿空气中生锈。 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会放热。 不同点: ①的反应剧烈,有明显的发光、放热现象;②的反应缓慢,无明显的发光、放热现象。 27、燃烧: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28、着火点:可燃物着火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29、燃烧条件:① 温度要达到着火点;②可燃物跟氧气充分接触 30、自燃:由于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鬼火】 31、比较: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 ①本质一样,都是与氧气发生反应②现象不一样,在氧气中燃烧剧烈一些。原因:纯氧气中比空气中含氧量高 32、爆炸:如果燃烧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瞬间内累积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急剧地膨胀,就会引起爆炸。【物理变化:高压锅爆炸;化学变化:鞭炮】 33、灭火:①有充足的氧气→与氧气隔绝;②达到着火点→降低温度【消除燃烧发生的条件的任何一个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34、在变化过程中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35、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36、在以上反应中,二氧化锰只起到了改变反应速度的作用,但其本身的质量和化学组成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这种物质叫催化剂。工业上又叫触媒。 37、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38、气体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的气体【优点:1.易于收集到较纯的气体2.便于观察气体是否已经收集满】②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优点:操作较为方便】【注意:导气管要伸入瓶底】③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操作较为方便】【注意:导气管要伸入瓶底】 39、检验氧气装满的方法:(1)排水法:瓶口有气泡出。(2)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满。 40、检验是否是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若木条复燃,证明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广东长大美国科来福道路预防性养护和桥梁无缝伸缩缝系统工艺.pptx VIP
- 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pptx VIP
- 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章程(申请人力资源许可证参考用).pdf VIP
- 四川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课件.ppt
-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课件(PPT 33页).ppt VIP
- SOC-OCV电池测试报告.docx VIP
- 纯化过滤专题报告之一:离子交换与吸附树脂行业报告,纯,现代工业生产中极致的魅力.pdf VIP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和人类精子库伦理原则.doc VIP
- 投标项目总体架构及技术解决方案.docx VIP
- 高二奋发+勇攀高峰+课件--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