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分离科学与技术10
第四章 制备色谱技术 第三节 加压液相色谱技术 Copyright ? 2012 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ong Jianguo 一、概述 二、分离方法的建立 三、对设备的要求 四、快速色普法 五、中、低压液相色谱法 六、高压制备液相色谱法 §4.3 加压液相色谱技术 1. 概述 要求更快的分离速度,更高分离效率。 高压(效)液相色谱1985,10MPa, 快速液相色谱,0.2MPa 分辨率 速度 载样量 制备型加压液相色谱 分离参数之间的关系 制备型液相色谱首先应具有经济、快速生产所需产品的能力 中压液相色谱1984,0.5~2MPa,100g 低压液相色谱1971,玻璃柱,0.5MPa,5g 短柱色谱 §4.3 加压液相色谱技术 2. 分离方法的建立与优化 ① 选择液相色谱系统。可用薄层色谱分析来初步确定分离条件。 应牢记薄层色谱中硅胶的表面积是柱色谱中硅胶表面积的两 倍,所选的展开剂条件应使样品的Rf值不大于0.3。 (1)建立的步骤: ② 用少量样品在分析型液相色谱柱上分离。将步骤①得到的条 件转用于分析型液相色谱柱,该柱应装有与制备型色谱柱相 同的填料。 ③ 优化分析型液相色谱条件。应寻求较小的容量因子(k3), 原因在于:将分析型洗脱剂系统转换至制备型系统时经常导 致分离效能的下降;小的容量因子意味着分离时 间缩短和出峰体积缩小。 §4.3 加压液相色谱技术 ④ 转换至制备型液相色谱系统。将分析型液相色谱条件直接用于 制备型分离时,所用的压力应为分析型分离时的三分之一左右 参数转换关系: v—流速 r—柱半径 x—进样量 L—柱长 1—分析柱参数 2—制备柱参数 ⑤ 纯化物质的回收。 ⑥ 所得物质的分析。 §4.3 加压液相色谱技术 (2)进样量的影响 适当过载操作优点:便于回收高纯度目标组分; 纯品几乎完全回收。 过载的途径:进样体积不变,增加进样浓度(浓度过载); 进样浓度不变,增加进样体积(体积过载)。 过载对色谱峰的影响: 浓度过载:垂直前沿,倾斜拖尾 体积过载:变高变宽,对称平头 §4.3 加压液相色谱技术 (3)普带切割与循环色谱分离 色谱系统不足以完全分离两个或以上相邻组分(峰形重叠)时,可采用边缘切割结合循环色谱进行分离。 边缘切割和循环色谱分离 循环色谱需要密闭进样器,交替柱循环装置。 当单次分离的分辨率不高时,通过循环分离来提高产物的回 收率和纯度。(相当于增加柱长,但可避免压力损失) §4.3 加压液相色谱技术 中心切割和色谱柱过载 当目标组分含量较大时,采用大幅体积过载进样,利用中心切割可避免前后微量杂质的污染,但会损失少量目标组分。 §4.3 加压液相色谱技术 3. 制备加压色谱对设备的要求 (1)输液泵 流量:30~1000ml / min 压力:≤ 20MPa 类型:柱塞式往复泵 (2)进样器(六通阀) 使样品能均匀地分布于色谱柱的入口端, 形成一个较短的栓塞。 §4.3 加压液相色谱技术 (3)色谱柱 填充(自制) 购买 硅胶吸附柱 键合相柱 手性柱 柱的填装应尽量减少流动相在柱内分布的差异。 §4.3 加压液相色谱技术 (4)检测器 优点: 适应样品类型宽 缺点: 对温度变化敏感 (浓度型) 示差折光检测器 §4.3 加压液相色谱技术 4. 快速色谱法 Still等于1978年详细介绍。其目的在于 缩短常压柱色谱的操作时间,该技术于 1981年获专利保护(美国专利4,293,422)。 常用于化学合成中间体纯化。 快速色谱系统的商品有: —Aldrich公司出售系列色谱柱,流速控制装置及溶剂储液槽。 —Baker公司出售系列色谱柱,流速控制装 置,球形接口溶剂储槽及各种固定相。 §4.3 加压液相色谱技术 5. 中、低压液相色谱法(MPLC、LPLC) B-688泵 梯度形成器 进样装置 玻璃柱 前置柱 分流收集器 紫外检测器 记录仪 峰位检测器 B-680A MPLC系统 §4.3 加压液相色谱技术 6. 高压(效)制备液相色谱法(HPLC) (1)概述 装置构成 输液系统 进样系统 分离系统 检测系统 数据处理系统 高压输液泵 在线脱气 梯度洗脱 示差折光 紫外吸收 荧光显示 蒸发光散射 电化学 六通阀 进样器 色谱柱 分流收集器 §4.3 加压液相色谱技术 制备HPLC特点(与分析HPLC比较) 进样量 柱内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NB_T35106-2017 国家行业标准.pdf VIP
- 建设项目海绵设施施工验收标准.pdf VIP
- 2024-2025学年小学信息科技湘教版2024五年级上册-湘教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热控专业简介(基础系统介绍)(精品课件).ppt VIP
- 2025湘美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假期视觉笔记》课件.pptx
- 2025-2030中国相容剂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机会研究报告.docx
- TSG 11-2020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docx VIP
- 2023-2024年版中国运动康复产业白皮书.pdf
- 小学生抽屉整理课件.pptx VIP
- 打字员速录技能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