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文科学概论期末复习资料
PAGE
PAGE 16
人文科学概论
死亡的恐惧来自于生命的欲望。生命的载体是身体,对生命的珍惜首先表现为对身体的重视,延长肉身的生存成为超越死亡的最初努力。求取长生是人类最持久的活动。
超越死亡
超越死亡并不指超越时间的规定,进入一个非时间的领域,而是充分展开我们的可能性,使我们成为他人的已在,融于后人的视界,在后人的生存中使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从而获得永生。一旦我们脱出他人的视界,我们的生命就此终结。具体地说,就是在时空上离开他人之后,他人的生活和生命里出现了一个无法填补的空白,这就是人生的价值所在,也就是对死亡的超越。
三不朽
超越死亡的唯一途径
与物是某种什么不同,创造永远不是创造某种什么,它只是可能性的展开。因而,创造是人类活动的核心。
创造活动起于对死亡的超越和征服、对永恒的追求与渴望。获得永恒就是在人类的精神文化中打上个人的烙印,成为他人的视界——艺术史、文化史、科技史、思想史……一句话,历史的一部分。
人类的生存动力 人类的生存动力是什么? 人类了解死亡的历程
图腾:不知死 巫术:乞求不死 宗教、信仰:非时间性的生存
死亡 死亡图 死亡意识的产生 死亡焦虑 死亡赋予生命以意义。
对于每个人来说,死亡只有一次,但死亡焦虑将伴随终生。
超越死亡成为人类所有活动的最终指向。
超越死亡的途径
长寿 保存肉身 食和性 生育
影响他人的生命和生存
创造新生命
在现实中,主体与对象、生存与死亡、理想(未来)与现实(现在)相分离。现实意味着人的有限,人却通过哲学和艺术想象自己的无限;死亡意味着自我的解体,哲学和艺术却是人类伟大的表征。理想给了人类超越现实和战胜死亡的勇气,历史给了人类以依据。哲学和艺术最可贵之处不在于描绘了什么,而在于展现出各种生命自身和生命的种种可能性;历史则使人们领悟生命的丰富性,人们从中得到启发,从而创造新的生命可能。
文史哲产生的主要原因
历史、艺术和哲学的真正诞生地是死亡。没有死亡,就没有文史哲;没有死亡,人类便无所畏惧,无所悔恨,无所理想。正由于死亡的不可避免,人们才创造了文史哲,唤醒人类激发人们改造现实、超越现实的激情,使人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便是文史哲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动方式的主要原因。
三不朽
大(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什。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名声名自传于后。
——曹丕《典论·论文》
我已经建造了一座比青铜更经久,比帝王的金字塔更高的纪念碑。雨水的侵蚀与风暴的吹括不能摧毁它,
岁月的更迭和时光的流逝也做不到这一点。——我根本不会死去。 ——贺拉斯
《纪念碑》
我为自己建造了一座非人工的纪念碑,
在人们走向那儿的路上,青草不再生长。
它抬起那颗不肯屈服的头颅,
高耸在亚历山大的纪念石柱之上。
不,我不会完全死亡—— 我的灵魂在圣洁的诗歌中,
将比我的灰烬活得更久长,
和逃避了腐朽与灭亡。 ——普希金
逃避死亡的人们转过来面对人生虚无的恐慌时,自然会采取最简便也最通常的方法来替代性地满足对永恒的渴求:生育。
生瑜的实质即将子女当作自身生命的延伸,希望通过肉身的延续达到对永恒的追求。
人类生命存在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不能割裂为时间存在和自由存在。在人的生命整体中,自由不再与时间相分离,而以时间为根基。
死亡是人类生命的时间性终结
死亡是人类有限与无能的终极象征
死亡意识是人类产生的最后标志。死亡意识标志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人类认识到自己与其他存在物的区别,意识到生命的有限。
求生避死是所有生物共同的本能,但动物没有死亡意识,也就意识不到自己与其他存在物的区别,没有生命的意义,只是本能地存在。惟有人清醒地意识到死亡的意义。
死亡意识即了解到死亡就是虚无,就是不存在。
反抗死亡
死亡使人认识到生命只是一个有限的过程,人类所做的一切均是对死亡的反抗,是超越死亡的努力,死亡超越是人生的主要目的之一。对死亡日益深化的理解使人深切地认识到,过程的意义源于结果,没有结果的过程是不可能具有任何意义的。
向死亡存在
死亡不是外在于人的事件,而是人最本真的可能性;既然人终有一死,人就是向死亡的存在,受到死亡的规定。向死亡存在就是整体的存在,向死亡存在在生存活动中就展现为时间性存在。
逃避死亡
遗忘自身就是遗忘自身,逃避死亡就是逃避自身的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略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pdf VIP
- 2025至2030病人自控镇痛泵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 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在深化学生道德认知与价值观塑造中的策略研究论文.docx
- 公园管理制度.docx VIP
- 模具钳工(技师)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pdf VIP
- [科技出版社张鄂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课件]08new-第8章绿色设计.ppt VIP
- 2025年浙江省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特殊职位公务员招录考试(刑事技术·法医)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docx VIP
- 某引水工程取水口及泵站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JTS145-2015 港口与航道水文规范.docx
- 黑布林阅读初三17《足球先生》中文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