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传染病防治-扬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二章 传染病防治
综述.18/10万,降至14841例、157.97/10万。2002年继又降至6030例、133.53/10万。其中霍乱、伤寒、肝炎等肠道传染病疫情大幅度下降。计划免疫相关传染病发病率随着计划免疫的规范化稳步下降。全市从1993年起,连续10年无脊髓灰质炎野毒株病例报告。1988年以后的15年没有发生白喉病例。
20世纪90年代初,全球结核病疫情回升,世界卫生组织于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病处于紧急状态,作为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中国结核病发病数仅次于肝炎,单病种死亡数最多。1991年9月国家卫生部颁发了《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1996年2月将结核病从《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丙类升格为乙类传染病管理。扬州市各级卫生防疫站,采取多种措施,控制结核病疫情。其中包括“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咨询活动;结核病漏报调查;结核病痰检质量控制和全面推广全程督导化疗(DOTS);启动宝应县结核病控制项目县工作等。2000年全国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仪征市龙河乡(后合并到新城镇)人民村流调点的调查结果显示,疫情仍高于全国、全省流调点的平均水平。
扬州市为疟疾轻度流行区。但曾发生过多次爆发流行。20世纪60~70年代曾发生过大流行。1960年开始,实行预防服药抗复发治疗;70年代初期开展全民休止期根治、清理复治,坚持多年,疫情得以有效控制。1991年扬州市疟疾发病率为0.53/万,当年发生严重洪涝灾害,与1990年发病率(0.724/万)相比下降27.40%。1992年起,疟疾防治工作实行“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原则。仪征市丘陵山区存在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的复合媒介,为扬州市疟防工作重点,采用传染源控制与媒介控制并重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并开展纵向监测。邗江县霍桥镇为献血员集中地区,1994~1999年,开展“献血员集中地区疟疾防治纵向观察试点”。其它中华按蚊单一媒介地区防治工作,则以传染源管理为主,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全市疟疾疫情继续逐年下降,2002年发病24例,居民发病率为0.04/万。从1991年起,扬州市未发生恶性疟病例。
扬州市曾是丝虫病中、低度流行区。经过多年防治,1989年卫生部抽查考核验收,确认扬州市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标准”。1991年起,丝虫病防治工作转入“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监测,重点县加大监测任务,轻度流行县间隔几年监测一次。泰兴市为江苏省纵向监测试点,开展病原监测和蚊媒学监测;泰兴、泰县及江都通扬运河以南地区,历史上丝虫病流行严重,监测任务较大。1996年起,扬州市卫生局组织对各县(市、区)消灭丝虫病达标考核初审。1998年12月,接受江苏省消灭丝虫病考核验收;2001年6月,全国消灭丝虫病专家评审组对江苏省考核验收,确认扬州市达到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消灭丝虫病标准”。
扬州农村地区,肠道寄生虫病普遍存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用涂片镜检法普查钩虫病。7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肠道寄生虫病防治工作。1986年冬,南京医学院、扬州市卫生防疫站先后与高邮、江都县卫生防疫站合作,开展蛔虫,钩虫,鞭虫等肠道蠕虫病检查治疗综合试点。1991年起开展第二次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及防治。从1993年起,陆续以点带面在全市普遍开展农村人群和中小学生肠蠕虫病预防服药工作,至2002年全市服药达450多万人(次)。1995年起,各县(市)每年开展肠蠕虫病监测查病,至2002年累计查病5万人(次)。1999年10月,据对高邮、宝应、仪征3个县(市)5个乡6个村1843人的抽样调查,平均总感染率已降至12.43%,较1989年全市人群平均感染率的57.13%(2473/4329)下降78.24%。
第一节 疫情报告与管理
一、疫情报告网络
扬州市疫情报告自20世纪50年代初华东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颁发《传染病报告暂行条例》后,从1954年起实行报告制度。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坚持和完善,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报告和管理模式。1997年扬州市卫生防疫站投资20余万元,于1998年开通与各地疫情报告计算机联网,进一步完善疫情报告系统和报告程序。即:
乡(镇)级卫生院(所)及以上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有专职或兼职的疫情资料员,负责疫情报告统计、分析并上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业务部门。县(市、区)卫生防疫站对疫情实行书面旬、月、季和年报制度。每年末集中进行全市疫情订正和汇审,形成本市法定传染病综合年报,报江苏省卫生防疫站及扬州市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的疑似和确诊传染病人,按规定时限以传染病报告卡形式,直接向当地卫生防疫站报告。甲类传染病疫情和突发疫情(暴发疫情)则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先行上报。
二、疫情报告范围、内容及做法
甲、乙类传染病。1991~~1.40%;2002年为0.96%。1995年全市(含泰州)居民漏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血管-大连医科大学学报.pdf
- 形变参数对bt25钛合金流变应力的影响-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doc
- 彩色超声与核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对继发性胆总管结石诊断的对比分析.pdf
- 彭振声谈台北工程建设及永续发展.pdf
- 形成特点和利用保护-土壤.pdf
- 影响我国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pdf
- 影响手术实际成本与收费相关因素之探讨the-徐南丽教授研究室.pdf
- 影响更年期综合征激素替代治疗依从性相关因素及-蚌埠医学院学报.pdf
- 影响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新生儿预后的相关因素-core.pdf
- 影响腹膜透析患者大网膜包裹的相关因素分析.doc
- 急性心肌梗塞病患转诊的影响及转送心脏中心之条件—国内外文献回顾.pdf
- 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溶栓病人患肢周径及dgd与fib检测.pdf
-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后胃肠道出血607例-世界华人消化杂志.pdf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机的再探讨.pdf
- 急性胰脏炎的诊断与治疗之最新进展-taiwansocietyofinternal.pdf
- 急性腹症-日本赤十字社松山赤十字病院.pdf
- 急性重症胰腺炎与促炎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关系.pdf
- 急性闭塞性脑血管病的腔内溶栓治疗-中国科技论文在线.pdf
- 急性间质性肾炎34例临床分析张翠翠郭青唐琳刘章锁郑州大学第一.doc
- 急性颈脊髓损伤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