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选】第2课戊戌变法的过程
(知识结构) 一、早期改良思想 二、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四、梁启超与《时务报》 一 、早期改良思想 1、背景:19世纪70年代,民族工业的出现; 2、代表人物:王韬、薛福成、郑观应 3、主张?(阅读材料,提炼答案) 材料1 商政矿务宜筹也,不变则彼富而我贫;考工制器宜精也,不变则彼巧而我拙;火轮、舟车、电报宜兴也,不变则彼捷而我迟;约章之利病,使才之优绌,兵制阵法之变化宜讲也,不变则彼协而我孤、彼坚而我脆。 ——薛福成《筹洋务议·变法》 材料2 乃知其治乱之源 ,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教养得法;……育才于学校,论证于议院,军民一体,上下同心……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二、 康有为及其变法思想 1、康有为生平:1888年,第一次上书; 2、主要思想和著作:社会发展三阶段?《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问题1、阅读“历史纵横”与“学思之窗”,回答教材中的问题: 利:以儒家思想为武器,以孔子为旗号巧妙地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减少变法的阻力; 弊:反映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政治软弱性,这使他们不可能真正与封建思想彻底决裂。(时代局限性) 问题2、根据康有为思想主张,指出其思想特点? 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 问题3、康有为思想主要强调的是什么? 变法的必要性(局限:是渐变而非骤变) 三、公车上书和强学会 1、公车上书(1895):维新思想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2、《中外纪闻》:目的、地点、作用。 3、强学会:成立、主要活动、地点、结果。 四、 梁启超与《时务报》 同: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 异:梁启超强调实行君主立宪,改革科举制度,发展近代工业;谭嗣同侧重抨击“君为臣纲”,具有民主革命色彩;严复借用达尔文的进化论,阐明维新变法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维新思想的传播●途径和方式 1、△著书立说: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变法通议》 2、△上书: 1895年公车上书 3、△组织学会或学堂: 万木草堂、强学会、时务学堂、南学会 4、△创办报刊: 《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 五、维新运动兴起的影响 启发民智 组织力量 制造舆论 形成局面 * * 提出向西方学习(林则徐) 学习西方的技术(林、魏、洋务派) 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度(薛、王、郑、康、梁) 学习西方民主共和制度(孙中山) 学习西方思想文化(陈独秀、李大钊) 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轨迹是( ) A.师夷——器物——制度——思想 B.器物——师夷——思想——制度 C.师夷——器物——思想——制度 D.器物——制度——师夷——思想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陈独秀 黄 兴 梁启超 李鸿章 魏 源 曾国藩 林则徐 李大钊 郑观应 孙中山 王 韬 康有为 地主阶级抵抗派( ) 地主阶级洋务派( ) 早期维新派 ( ) 资产阶级维新派( ) 资产阶级革命派( ) 资产阶级激进派( ) 5、7 4、6 9、11 3、12 2、10 1、8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地主阶级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 师夷长技以自强! 求富!! 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挽救危机! 我们自古以来, 就有埋头苦干的人, 就有拼命硬干的人, 就有为民请命的人, 就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 想一想:近代以来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怎样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第2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 思想兴起 运动兴起 问题探究 正当维新思想给全国人民带来思想的冲击的同时,1895年之事,给全国人民心灵上巨大的打击…… 签订《马关条约》 汉朝时封建政府用车马接送被征举的 读书人,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 阅读课文,完成表格填写 康有为 严复 谭嗣同 梁启超 主要思想 刊 物 主 要 著 述 活动地点 代表 人物 天津 《天演论》 《国闻报》 1变法图强2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制3发展近代工业 “冲决君主之网罗” 借进化论阐述 维新变法主张 《变法通议》 《仁学》 广州北京上海 《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借助儒家思想来宣传维新思想 《中外纪闻》 上海 《时务报》 湖南 维新派这些作品及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 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 建立君主立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