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疑难习题解析.doc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疑难习题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疑难习题解析

小学数学 五 年级 上 册疑难习题解析1 习题出处 作业本第16页 习题摘录 一辆越野车在沙漠中行驶100千米耗油量16升,这辆车要通过无人区总路程有1300千米,至少要准备耗油多少升汽油? 典型错误 第一种: 100 ÷16×1300 第二种: 1300÷(16÷100) 疑难解析 学生对每份数,份数和总数三者数量之间关系掌握不够,如100 ÷16求出的是什么量,学生不够清楚,又如16÷100求出的又是什么量,也是不明确, 解决策略 1、 指导学生如何寻找三者有直接关系的量,理解已知的两个量分别是哪两个量,求出的是什么量。加深对每份数,份数和总数三者数量之间关系的理解。 2、培养学生说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的习惯。 3、一题多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在这个过程逐步渗透三者数量中的每份数,份数和总数。 解法一:1300÷(100 ÷16) 先求出每升油行驶多少千米?(每份数)再求1300千米耗油多少升?(份数) 解法二:(16÷100)×1300 先求出行驶每千米耗油多少升?(每份数)再求1300千米耗油多少升?(总数) 解法三:16×(1300÷100) 先求出1300千米是100千米的几倍?(份数)?再求1300千米耗油多少升?(总数) 解析人 沈宣东 县(市、区)学校 平湖市钟埭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 五 年级 上 册疑难习题解析2 习题出处 小学五年级上册期末综合检测题 习题摘录 二、判断题:4、小于0.6且大于0.4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是0.5 ( ) 典型错误 4、小于0.6且大于0.4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是0.5 ( × ) 全班有50人中28人做错。 疑难解析 教师分析试卷时,重点拿出两句话来作辨别: 1、小于0.6且大于0.4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是0.5 ( √ ) 2、小于0.6且大于0.4的小数只有一个是0.5 ( × ) 区别是一位小数与小数的不同,一位小数只能是一位,而小数可以是一位小、两位、三位等等,这样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清对与错。 解决策略 小于0.6且大于0.4的一位小数只有一个是0.5 ( √ ) 采用作比较的方法:用一句这样的话让学生区别: 小于0.6且大于0.4的小数只有一个是0.5 ( × ) 重点是一位小数与小数的不同表示。一位小数只能是一位,而小数可以是一位小、两位、三位等等,这样使学生真正理解分清对与错了。 解析人 叶阿英 县(市、区)学校 平湖市钟埭中心小学 小学数学 五 年级 上 册疑难习题解析3 习题出处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配人教版教材使用)P43多边形的面积(六)第3题 习题摘录 V形架上放了18层铅笔(如图),每层都比下面一层多1支,最下面一层是1支。一共有多少支铅笔?(图略) 典型错误 部分同学用类似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来计算:18×12÷2=108(支) 疑难解析 大部分同学能模仿《数学》课本P91第6题求梯形状钢管数的方法“(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来计算。虽然出现错误的同学不多,但这部分同学恰恰是习惯于仔细观察、乐于思考的同学。他们认为课本上的钢管堆放成梯形形状,就用类似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来计算;而作业本上的铅笔码放成三角形状,就应该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来计算铅笔支数。 解决策略 在评讲这道习题时,我故意卖了个关子,说:“解决问题首先要仔细观察,书本上的钢管堆放问题形状类似梯形,要用类似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计算。那么作业本上铅笔的码放形状类似什么图形?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计算?” 有的同学听我这么一“忽悠”,马上说“对呀,应该用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来算,我错了”。也有同学马上发表见解:“我觉得还是用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来做是正确的。”教师最问:“为什么?”“我从第一层加到最后一层,就是1+2+3加到18,发现结果和用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来计算的结果相同。”我表扬了这位同学:“这位同学能想办法来验证自己所用的方法是否正确,验证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素养,希望同学们能坚持使用。”我又提示:“如果这道题的铅笔放了180层,也用这种方法验证吗?还有更好的验证方法吗?” 待学生思考片刻后,我才说:“180层太大了,加起来太烦,那能不能从小一点的数据想起……”,“请你用最小的情况(2层)来验证一下,到底哪种方法是正确的。” 学生很快验证出用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是正确的。我乘机总结:“所以啊,复杂的问题有时从简单的情况想起,而且从最简单的情况想起,有时能把问题简单化。” (当然此题还可以用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来说明计算方法:让学生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不是“三角形”的底,而是“1+底”,从而发现铅笔码放形状不能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