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评课稿.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评课稿.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金蝉脱壳》评课稿

《金蝉脱壳》评课稿一、优点1、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本课教学教者抓住了“这是多么神奇有趣的事啊!这情景多么奇特动人啊!”这两句话进行教学,也就是抓住了全文的脉搏,令教学目标更加简明集中。随着教学的深入,渐渐走近文本,了解金蝉脱壳的全过程,感受脱壳过程的有趣,教学思路清晰流畅。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   背诵文本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整个流程运用了朗读、复述、试背多种方法,紧抓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2、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揭示课题《金蝉脱壳》后,教者一问:听说过“金蝉脱壳”这个词吗?你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吗?学生们的回答自然在教者的意料之中,于是教者就借机给学生讲了一个“三十六计”中“金蝉脱壳”的故事,果然孩子们的视线都被教者吸引住了,接着教者就趁热打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问:你们想知道课文中“金蝉脱壳”主要讲什么吗?回答是当然的.3、内外结合,迁移运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老师教学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观看了蝉脱壳的过程,学生兴趣正浓时,胡老师让学生们说说蝉脱壳的过程,抓住:“抽搐”、“裂开”、“钻”、“仰”等,从中体会出蝉脱壳的动作。通过读后再引导学生细读课文第4、5小节,找出重点的词语,反复阅读相关的语句,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火花迸发。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提问“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具体,这么真实呢?”,让学生再读课文明白观察的重要,激发观察的欲望,掌握观察的方法,形成观察的能力,为以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奠定了基础。引导学生反复的朗读出壳时的相关的语句.在学习这篇课文的同时,启发学生明白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个有心观察的人,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中掌握写作的技巧。在课文教完后,教者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道作业:大自然中有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秘密等待着同学们去发现,请你们利用课余时间观察一种小动物,重点观察它的动作,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篇观察日记。在这时提出写作要求,学生欣然接受。二、商榷之处 1.问题设计   问题有些多而琐碎,如“同学们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蝉虫?这蝉虫给你什么映象?小作者是怎样形容它的?看看这幅图,读着这句话,你有什么话说吗?你能通过朗读把蝉儿的美丽、可爱表达出来吗?”等等。而这些问题,其实是围绕蝉的脱壳前后的外形变化来进行的,问题没有起到牵一而动全文的效果。  2.学法指导   语文的工具性使得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的学法的指导,不容忽视。而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者缺乏学法的指导。在教学的过程中,脱壳前,脱壳时,脱壳后这三部分的学习,应该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综观这节课,老师教态自然,较为镇定,并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能从容解决,显现出老师良好的素质和驾于课堂的能力,这对于一个刚走上讲台的新教师来说难能可贵。课堂上老师还注意了课内外知识的结合和迁移,为以后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奠定了基础。同时,我认为这节课教者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的练习,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小作者对生命的赞美与敬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次老师这节课对学法指导不够,要知道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不仅对学生在校内学好语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他们的终生学习、终生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