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年级家长会课件1)
班级教学管理理念 关注每一个学生。 不仅追求学习成绩,更注重品德思想,学会做人。 不看中一时成绩。 希望每个学生都有进步。 对于月考成绩 要正确对待考试成绩。一个学生家长不关注学生的成绩是绝对不可能的,但仅仅关注考试成绩又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月考毕竟只是一次普通考试,相对于决定人生道路的竞争性的中考、高考选拔考试,根本算不了什么。因此考试无论好坏,都不值得过分看重,重要的是了解你的孩子有哪些长处可以发扬,帮助孩子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何解决,从而为孩子指明方向和道路,让孩子充满信心或更有信心的学习下去。 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学习任务不认真完成。 没有目标,“不会”学习,学习效率低。 2.学生的自觉性太差,缺乏学习主动性。 老师在与不在不一样(“为老师读书”)。 3.学生不懂装懂,不懂不问,“不会”思考。 4.缺乏恒心,没有毅力,怕吃苦,懒。 5.不好好考试,“没有”考试经验。 6.书写马虎。答题粗心。 孩子的进步是我们共同的心愿! 家长应当从哪里入手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 1、抓作业。做好家庭作业的督促、检 查,与教师配合好杜绝抄作业现象。 相信教化的力量; 相信书籍的力量; 相信老师的力量; 相信家长的力量; 相信孩子的力量!! 为了孩子, 让我们一起携手合作! 透过成绩找问题 三、部分同学虽然基础不错,头脑灵活,却心浮气躁,不能踏实刻苦地学习,成绩忽上忽下。一些同学存在偏科现象.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作为一名学生,搞好自己的学习就象医生治好病人、农民种好庄稼一样,是一种必须承担的责任。 透过成绩找问题 四、少数同学学习的功利目的很强,而不注重刻苦的过程,一旦达不到理想的成绩,容易灰心失望,甚至放弃。 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耐挫力: 赢得起,还要输得起 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透过成绩找问题 五、有的学生纪律观念淡薄,上课做小动作,下课喧闹,晚上作业应付。 极个别学生对待老师的批评教育显得不耐烦,甚至在公开场合顶撞老师。 我们要加强孩子的纪律观念: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纪律是学习的前提和保障。 对家长的希望: 一、重视 二、了解 三、关心 四、鼓励 五、督促 六、配合 一、做一个榜样型的家长 配合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自己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好子女的表率,和子女一起互相监督、勉励,共同进步。 二、做一个监督型的家长 作业督促: 关心学生每一天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晚上在家独立完成各科家庭作业, 并进行适当的复习和预习.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安排适当的课外习题。 作息督促: 不少孩子因迷恋网络而荒废学业,走向歧途。因此家长应晚上都尽量在家,并留意孩子离家、到家的时间是否正常。 三、做一个细心型的家长 学生的喜怒哀乐常常表现在脸上,行为上,家长应从一系列的变化中推测子女在校的表现情况。如有异常情况,家长发现后应及时了解真相,并及时与班主任联系,共同对症教育。 四、做一个智慧型的家长 当孩子有疑惑时,你应该及时帮助他解惑;当孩子有痛苦时,你应该尽快帮助他解脱;当孩子遭遇失败时,你应该和他一起找原因,明确前进的方向;当孩子进步时,哪怕一点点,你也应该和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总结成功的经验,以获取更大的进步! 给家长的建议 1.要尽量控制孩子的零用钱和上学、回家的时间,时刻了解学生的动向。 2.希望家长在假期、周六、周日这段时间内督促孩子多看书,少看电视,尽量不要上网打游戏。 给家长的建议 3、到校时间 早晨要照顾好孩子吃好早饭,中午要午休。 不能提前到校(7:00、13:40),不能在校门口聚集,有安全隐患。 作息时间: 早 晨:7:20早读 中午放学:11:45 下 午:13:50到班 下午放学:17:30 给家长的建议 4 不要把手机、MP3等东西给子女带来学校。 5 学习方面,关心学生每一天的学习情况,督促学生晚上在家独立完成各科家庭作业,作业签字,并进行适当的复习和预习.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安排适当的课外习题. 6 每天帮孩子听写语文词语和英语单词并签字,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多鼓励孩子,多与孩子一同学习。 给家长的建议 7.加强与学校交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监督孩子进步 多与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因为有很多事情就是因为家长不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