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网络传播的伦理与法制
2001年2月15日,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法院开庭,审理了“中国网上诈骗第一案”。 犯罪行为人刘剑,从2000年4月以来,在“雅宝”拍卖网站上有假名字发布虚假信息,自称有便宜的“摩托罗拉”、“诺基亚”二手手机出售,其价不到新手机的一半。而在收到货款后,刘剑却不给求购者发货。他利用这种方法从山东、江苏、福建、山西、内蒙古共骗得13350元。 本案事实虽然清楚,案情简单,但是由于涉及对互联网这一“虚拟空间”中特殊的商业运营方式的认识和判断,法院在首次开庭时,并没有当庭宣判。 一位妇女通过电脑网络向银行申请贷款时得到了如下令其头晕目眩的答复:“对不起,您的贷款申请被否决,因为根据记录,您已经去世了。” 经调查是一名美国社会保险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私自更改了计算机中存储的该妇女的记录,输入了一个虚假的死亡日期。起因是这名工作人员曾因与受害者在互联网上的一个聊天室中发生争执,并最终被禁止访问该聊天室,于是便伺机报复。此事被美国大众媒体称为“虚拟谋杀”。 “虚拟杀手”仅被罚款 800美元。 7月份,美国联邦政府中的一些雇员,从他们掌握的系统中非法下载了 2万多人的个人金融信息(如信用卡号等),并将这些信息资料提供给了盗窃集团。上述用户的信用卡时常被盗用,据称仅此一项就给银行系统造成了 7000 万美元的损失。 网络犯罪的特点: 犯罪主体的年轻化 犯罪主体的复杂化 犯罪空间的广泛化:不同国家的人在一张网上作案 犯罪后果的严重性 犯罪方式的多样性:数据欺骗、寄生术、陷阱术、意大利香肠术 2000年2月7日——9日:黑客大闹美国互联网之后,美国联邦调查局盯上4名重点嫌疑犯: 加拿大的15岁的“黑手党男孩” 来自美国的“库里奥” 来自德国的“米克斯特” 来自新西兰的“威诺莫斯” 四人一张网,典型反映网络犯罪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意大利香肠术 典故:在意大利,一个乞讨者想得到某人手中的一根香肠,但对方不给,这位乞讨者就寻求对方可怜他,给他切一薄片,对方认为这个要求可以,于是就答应他了。第二天,乞讨者又去寻求切一片,第三天又是如此,最后,这根香肠全被乞讨者得到了。 后来这一手法被用到计算机上成为一种新的犯罪手段。这种计算机犯罪是采用他人不易觉察的手段,使对方自动做出一连串的细小让步,最后达到犯罪的目的。 如美国的一个银行职员在处理数百万份客户的存取账目时,每次结算都截留一个四舍五入的利息尾数零头,然后将这笔钱转到一个虚设的账号上,经过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盗窃了上亿美元。这种截留是通过计算机程序控制自动进行的。 2007年公安部曝光网络犯罪十大典型案例 加强网络道德法规建设 第七章、网络传播的伦理与法制 国外,把与网络建设有关的社会问题概括为‘7P’问题即 网络传播伦理基本问题 网络传播伦理 网络传播法制 本 章 网络传播伦理典型案例 网络伦理学 网络传播立法 网络传播的民事责任 网络犯罪及案例 第一节、网络传播伦理 一、网络伦理学——现实与愿望之间的距离 网络伦理学由是由网络行为引发的道德关注; 网络传播的现实对人们提出了新的道德要求和挑战; 建设网络伦理成为现实社会的需要; 二、网络伦理探讨的基本问题 善、恶 —— 网络传播伦理中善恶问题有自己独特之处——判断善恶的标准更加不明确。 在网络社会中,侵权、盗版、黑客攻击等行为无疑给行为人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和实际利益,但是他们的行为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伤害,显然不能算作善之列。 而那些用来维护网络安全、维护网络规范、提供网络服务的行为才是善。反之,利用网络的便利对网络社会以及现实社会带来危害的就是恶。 应当 即规范网络行为的内容,确定“应当”与“不应当”。“应当”这个范畴属于传统伦理学的内容, “应当”具争议性,以至于人们只好通过制定“不应当”来界定“应当”的范围。例如美国计算机伦理学会为计算机伦理规定的“十诫”—— (1)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2)你不应该去影响他人的计算机工作;(3)你不应该偷窥别人计算机内的文件;(4)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偷盗;(5)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作伪证;(6)你不应该拷贝或使用你没有购买的软件;(7)你不应该未经许可而使用别人的计算机资源;(8)你不应该剽窃他人的智力成果;(9)你应该考虑你索编制的程序的社会后果; (10)你应该以深思熟虑和审慎的态度来使用计算机。 价值 这也许是网络伦理中最赋有争议的范畴。一个人的网络行为有没有价值,是否恰当即能否对这种行为做出道德判断,几乎没有什么定论。 用“毁誉参半”来形容网络行为的价值并不过分。 网络行为遵循一定的价值标准: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至少是大多数人的同意。这样的行为才具有网络上的价值。 美国的计算机协会在探讨其成员应支持的一般伦理道德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影七宗罪精彩剧本.ppt
- 电机制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ppt
- 电念头操纵动画全套.ppt
- 电梯使用安全知识.ppt
- 电池充电器的质量控制实施细则.ppt
- 电梯安装维修(全)180页.ppt
- 电脑一级ms_office课件_第一章电脑基础常识.ppt
- 电线仔项目商业计划书(XX年融资成功案例范文)-协助企业融资-投资专家咨询.ppt
- 电视电线电缆项目商业计划书(XX年融资成功案例范文)-协助企业融资-投资专家咨询.ppt
- 电话营销技巧演示文稿.ppt
- 年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四单元过关检测卷新人教版.docx
- 第十三章轴对称(复习课)1.ppt
- 15.1.2分式基本性质(2).ppt
- 期末冲刺(补全对话30道).docx
- 【华创证券-2025研报】2025年二季报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持仓分析.pdf
- 【港交所-2025研报】景福集团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年报.pdf
- 【天风证券-2025研报】2025中报前瞻:关注预告日至财报日的景气超额.pdf
- 【国金证券-2025研报】连连数字(02598):跨境支付先行者,前瞻布局虚拟资产.pdf
- 【第一上海证券-2025研报】云工场(02512):云工(02512):IDC方案服务商,边缘云业务打造第二成长曲线.pdf
- 【东方证券-2025研报】主动权益基金2025年二季报全解析:重点关注科技医药双主线和中小盘高成长主题基金.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