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快递案例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滴滴快递案例分析

* * 快的与滴滴宣布战略合并 新闻回放:快的打车与滴滴打车2015年2月14日联合发布声明称实现战略合并,新公司实行联合CEO制度,业务依旧各自独立。双方称,滴滴打车CEO程维及快的打车CEO吕传伟将同时担任联合CEO。两家公司在人员架构上保持不变,业务继续平行发展,并将保留各自的品牌和业务独立性。 并购背景:快的和滴滴自成立之日起,两者的竞争就格外激烈。滴滴获4轮投资,公布的总金额超8亿美元。而快的打车公布的融资金额与滴滴打车相似。其身后分别获得腾讯与阿里的支持。在雄厚资本支撑下,2014年1月起,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开始了补贴大战,总计补贴数十亿元。虽然滴滴打车每月广告收入已达千万级别,但与动辄上亿元的补贴相比杯水车薪。 在找不到有效盈利模式的情况下,钱这么烧下去不是办法。首先,双方背后资本方有很多交叉持股公司,总体利益趋同。更重要的,在代驾、拼车等更广泛移动出行领域,更多的竞争对手正在日益壮大。 此次合并创下了数个新纪录: 一是创下了中国互联网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 二是用最快的时间创造了一家中国前十的互联网公司; 三是两大巨头——滴滴背后的腾讯和快的背后阿里巴巴首次联手。 有媒体评论说,他们是被资本逼的要合并,但是有人也否认,说两家都刚刚完成融资。    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不管是滴滴还是快的,先后都进行了多轮总计几十亿人民币的融资,这种情况下企业创始人股份经过几轮稀释,很难再对公司具备把控权。是否合并主要在于阿里巴巴和腾讯以及背后的投资人说了算。 在丁道师看来,互联网行业公司进行合并,更多的时候不是技术的突破,而是效率和议价能力的提升。同时现在打车APP纷纷转型,以后还会从用车、商务租车、拼车等领域竞争,在这些领域还有神州租车、Uber、易到用车、宝驾租车等做的不错的企业,行业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格局,不会被某家垄断。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