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苯二甲酸和邻菲罗啉和Cd(Ⅱ)配位聚合物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pdfVIP

间苯二甲酸和邻菲罗啉和Cd(Ⅱ)配位聚合物合成、表征和晶体结构.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42卷 第 8期 化 工 技 术 与 开 发 V01.42 No.8 2013年 8月 Technology DevelopmentofChemicalIndustry Aug.2013 间苯二甲酸和邻菲罗啉与Cd(II)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表征及晶体结构 樊 聪,华 敏 ,陈争艳,柴艳军,姚东辉,高 治,解凤霞 f西安工程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 摘 要:在水热条件下,过渡金属离子cd2+与间苯二甲酸和1,10-菲罗啉配体反应制得配位聚合物[Cd(m-bdc)(phen)】 nr卜bdc=间苯二甲酸根,phen=l,10-菲罗啉)。通过 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热重分析及荧光对其结构、组 成和性质进行了表征。x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该配合物为一维链状结构,间苯二甲酸的羧基氧原子分别采用双齿 桥联和单齿桥联2种配位方式将相邻的2个cd2+连接起来。热重 (TG)曲线表明,该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均为2个阶段。 结合Ac}Ia—暾分法和Coats.Redfem~ ,对其不同阶段的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E、lnA进行了计算。 关键词: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间苯二甲酸根;晶体结构;热分析 中图分类号:O614.706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905(2013)08-0001-03 近几十年,配位聚合物由于其各种各样的迷人 是 cu、co等的配位聚合物较多,但是由于邻菲罗啉 结构以及它们在光、电、磁、催化等领域具有的潜在 自身的结构特征,采用不同的实验条件,依旧有新的 应用前景,而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该领域研 结构出现 [9-10]o本文以1,10.菲罗啉(phen)作为螯 究最多的是使用各种有机配体尤其是含有氧原子的 合端基配体,间苯二 甲酸根(m.Phthalieacid)为桥 羧酸类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 ,形成新型结构的 联配体,合成了配位聚合物 C【d(m-bdc)(phen)】并用 配合物。其中,脂肪族羧酸被广泛研究,主要是因为 x卑 晶衍射、热分析对其进行表征。 它具有很多潜在的配位点,易于构筑各种结构类型 1 实验部分 的配合物,尤其是具有螺旋结构的配合物,同时它还 有很大的电子共轭体系,这样有利于电子的传递, 1.1试剂与仪器 易于形成相对稳定和具有 良好磁耦合等性质的配合 八水合三硫酸镉 (分析纯),邻菲罗啉(分析纯), 物n。这类配体上的羧基可以部分或全部去质子, 间苯二甲酸(分析纯),乙醇(分析纯)。所有试剂使 与金属离子在各种刚性、柔性配体辅助下合成具有 用前未进一步纯化,实验室用水为蒸馏水。 新颖结构和性质的功能性配合物。如Chun5【】研究 BrukerAPEX.IICCDX.射线单晶衍射仪;Shi— 组报道了间苯二甲酸基团作为桥联配体的配合物 madzuFHR一8400型红外光谱仪(KBr压片,测量范 [Zn(ip4)(dabeo)(Hzo)21和 [Co4(ip4)(dabco)(H2O)2】的合 围400~4000em );TGMSDTA851型热重 ,差热同 成,并对配合物进行了气体吸附方面的研究。 步热分析仪。 邻菲罗啉及其金属衍生物的配合物和含有邻菲 1.2 实验过程 罗啉的混配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广泛重 1.2.1 [Cd(m—bdc)(phen)]的合成 视,这些配合物已广泛应用于分子识别、分子催化、 八水合三硫酸镉 0.0777g(0.1mmo])溶于6mL 自组装、抗肿瘤药物、核酸探针、材料化学等研究领 域 [6-8]。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