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利用的有益尝试.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利用的有益尝试

? 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 研 究 动 态 第 2期(总第10期) 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008年月日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遗产保护调查 彭林绪  黄柏权 摘 要:通过田野调查和梳理文献资料,对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进行了回顾,对其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做法进行了归纳,其经验主要有五点:以政府为主导,以文化人为主体,以学者为参谋,以社团为纽带,以创新为突破口。长阳模式具有普遍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文化遗产 保护  经验  价值 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有益尝试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文化遗产保护调查 彭林绪  黄柏权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湖北省的西南部,面积3430平方公里。清江横贯全境148公里。全县总人口40余万,土家族占总人口的47%。1984年7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半个世纪以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曾于2004年5月和2007年4月,两次深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对该县的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和利用进行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我们发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在挖抢、保护和利用民族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模式,这一模式具有普遍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建国以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十分重视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和传承,而且坚持不断,从多方面作手。其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搜集与整理文化遗产 长阳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挖掘、抢救、保护工作是从1950年代开始的。1956年县文化馆就派出文化干部陈昌友赴渔峡口双龙村搜集“撒叶儿嗬”(即“跳丧”)资料。1960年代初县文教局组织专门队伍对民族民间文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调查。第一次是在1961年,县文教局组织了30余人的民间文艺调查队,对“长阳南曲”、“清江号子”、“长阳民歌”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同时,县文工团派出 演员赴资丘、柿贝采风学习。第二次是在1962年,县文教局组织了专门班子调 查南曲,先后在长阳、五峰两县进行了历时半年的调查搜集活动。同年11月,县文教局召开了历时30天的老艺人座谈会,集中全县老艺人30余名,邀请国家、省、地各级专家学者60余名到会指导,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现场发掘、搜集、整理,抢救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1979年,长阳又召开了第二次老艺人会议,对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的发掘、搜集、整理。1980年8月由陈金祥编辑的《长阳民间故事》印刷成书。1981年8月,县文教局在资丘召开了南曲老艺人座谈会,10月,由陈民洪整理的《长阳南曲资料本》编印成书。1984—1988年,完成了民间舞蹈“撒叶儿嗬”、“花鼓子”的整理工作,并送“湖北省民间舞蹈集成编纂办公室”;完成了民间工艺美术的搜集整理工作,共搜到工艺美术作品200件;完成了《中国曲艺集成·长阳卷》、《中国故事集成·长阳卷》、《中国歌谣集成·长阳卷》、《中国谚语集成·长阳卷》、《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长阳卷》的编辑工作。1991年10月,《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湖北长阳卷》被省文联评为一级卷本;《长阳歌谣集成》获湖北省屈原杯一等奖。1998年,肖国松整理的《孙家香故事集》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并列入“国家教委九五课题民间故事类型与传承研究书系”。1999年,长阳县出版了“民族文化丛书”,2003年与湖北省社科院编辑出版了“巴土文化丛书”。这些丛书许多都是在挖掘、整理的基础上提升出的成果。2005年12月,“撒叶儿嗬”列入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注重研究与创作提升 长阳与其他地方所不同的是,不只是停留在挖掘、整理资料的阶段,把资料印刷成册就束之高阁,而是在挖掘、整理的过程中,对本土的文化遗产资料进行研究。其研究依托两个方面,一是组织本土学者进行研究。他们成立了“长阳民族文化研究会”,把县内热爱民族文化研究人士团结在一起,经常开展交流和研究。建国以来,长阳本土学者出版研究著作30多部,研究论文和调研报告100余篇,这在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少有的;二是邀请高校和研究机构联合研究。长阳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三峡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进行联合研究,如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出版了“巴土文化丛书”10本,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编辑出版有关清江考古图书5本。理论研究不仅进一步推动了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还为利用和提升民族文化遗产提供了理论支撑。 长阳充分利用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创新。下面简要介绍《土里巴人》和长阳文化三件宝——“撒叶儿嗬”、“南曲”、“山歌”的利用和发展创新情况。 《土里巴人》是长阳民族歌舞团陈洪根据土家族传统婚俗创作的风俗歌舞剧。本剧以凤妹和虎哥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示了土家族婚俗的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