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琼北火山区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近期火山喷发危险性评价-维普
维普资讯
第 25卷 增 刊 地 震 地 质 Vo1.25,Suppl
2003年 12月 SEISM 0L0(Y AND GEOLOGY Dec ,2003
琼北火 山区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及近期火 山喷发危 险性评估
上官志冠 高清武 刘 伟2 胡久常2)
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 究所 ,北京 100029
2)海南省地震局 ,海 口 570203
摘 要 琼北火 山区地下流体地球化学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马鞍岭火 山附近较大范围内深层地下
水仍有一定强度 的深源 coe释放活动 ,火 山 口附近地下水 的 Na含量也相对偏高 。地球化学异常指
示马鞍岭 、雷虎岭等火 山可能仍属于休眠火LL,应继续关注 。但 从整体上看 ,琼北火 山区深源流体释
放活动 的强度较弱 ,因此 区内近期 尚没有火 山喷发活动的危 险 。
关键词 琼北火 山区 地下流体 地球化! 火 山喷发危险性评估
中图分类号 :P31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3—4967(2003)05—0043—08
1 琼北地区新生代玄武岩分布概况
琼北地 区第 四纪 玄武岩覆盖面积 约 4160km。(黄镇 国等 ,1993),西起北部湾沿海 的洋浦 ,
东至铺前 一清澜断裂 ,南部在定安 以西被 限制在王五 一文教断裂 以北 ,定安 以东越过 EW 向断
裂 向SW 方 向延伸至龙塘 附近 ,北部直至海滨 (图 1)。
琼北地 区火山喷发活动始于新近纪 晚期 ,从 中更新世至全新世共有 4期大 的喷发 ,形成 了
9个玄武岩岩被 ,其 中雷虎岭一马鞍岭一带的橄榄玄武岩属于全新世 (曾广策 ,1984)。据K—Ar
年龄测定结果 (陈文寄等 ,1992),该 区玄武岩 的喷发时代绝大部分属于更新世 ,其 中早更新世玄
武岩分布面积最广 ,包括多文岩被 (约 940km )和龙发岩被 (约 1400km );中更新世玄武岩分布
面积较小 ,晚更新世玄武岩喷发活动又趋强烈。琼北地 区第 四纪玄武岩是在南海盆地停止扩张
后形成 的,因此又被称为 “扩张后玄武岩 ”(Flowereta1.,1992)。野外调查结果显示 ,在海 口西
南的荣山一岭南断裂两侧 ,北起石 山附近的双池岭,南至岭南东南的永茂岭,长不过 15km,分布
有 30余座火山 口,区内最新 的马鞍岭、雷虎岭火山均位于此 (图 1)。
2 琼北火 山区现代地下流体释放特征
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琼北第 四纪火 山区内没有天然温泉出露 ,外 围地 区则有大量温泉分布。
据石油钻探资料 ,琼北火 山区所在 的 “雷琼坳 陷”最大沉降深度达 5O00m,地下热水资源丰富,
t
[收稿 日期] 2002—12—30收稿 ,2003—09—15改回。
[基金项 目】 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 (2000DIAl020005)资助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 究所论著 2003~044。
维普资讯
44 地 震 地 质 25卷
含水层稳 定 。钻井 资料揭示 ,海 口地 区地 下约
700m 深度 以上有 7层含水层 ,第 2~7含水层
平均厚度 约 50m@。海南水文工程研究 院一个
最新供水钻孔深度为 830m,揭示 的 自流地 热水
达 45℃ ,被称为第 8层水 。这表 明该 区地 下仍
大量赋存地 热水 。有 的研究者认为 ,雷琼地 区
第 四纪更新世火 山岩浆余热 已全部散 失 (陈墨
香等 ,1991)。作者认为 ,这里不是一般 的地 热
增温 ,构造 因素可能是重要原 因,但研 究 区内全
新世火山活动的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