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潘玉良油画技法对我绘画创作的影响.doc
毕 业 论 文
题 目论潘玉良油画技法对我绘画创作的影响
专 业 美术学
教学单位 德州学院美术学院 (盖章)
二O一五年五月三日
目 录
摘要及关键词 1
引言 1
一 影响潘玉良作品风格的主要因素 2
(一)潘玉良坎坷、曲折的人生 2
(二)潘玉良的艺术师承 3
(三)潘玉良艺术风格的转变 4
二 潘玉良作品的表现技法及对我绘画创作的影响 5
潘玉良作品的表现技法 5
(二)潘玉良油画技法对我绘画创作的影响 9
(三)创作 9
结语 10
参考文献关键词 11
英文摘要 12
谢辞 13
潘玉良油画技法对我绘画创作的影响
摘要: 潘玉良(1895—1977),民国初年留学法国、意大利,是我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的画家、雕塑家。作为我国现代绘画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无论是在艺术理论创新还是艺术实践方面,在中国现当代绘画史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在长达四十年的艺术生涯中,潘玉良始终潜心钻研,在艺术道路上越走越远,艺术风格几经转变,起初以写实油画为主,后来她把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构图法则融入了油画创作,再到后来把西方绘画中的造型方法、背景处理方法、西画色彩引入中国传统绘画。潘玉良的人生经历、作品特色风格的转变过程、油画的民族化表现及艺术创作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篇文章主要从潘玉良的油画作品入手,结合潘玉良的人生经历来分析作品的特色,包括她的作品艺术特色,作品的表现手法,作品艺术风格的转变以及作品对当代艺术的启示。通过对潘玉良绘画作品的研究,给当代的艺术家和我自己的绘画风格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潘玉良; 绘画手法; 民族元素
引言
潘玉良是我国早期留学西方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作为我国现代绘画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无论是在艺术理论创新方面还是在艺术实践方面,在中国现、当代绘画史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她生于1895年,1920年入上海美专学习,1921年赴欧留学。在寄居法国的四十多年时间里,她潜心研究绘画,而这时期所创作的作品倾注了她后半生的全部心血,融合了中西艺术的造型元素、思想观念,作品被她赋予了新的内涵,形成了鲜明的潘氏风格。
潘玉良从事艺术活动的时期,是中西方两种文化互相碰撞、冲突的时期。是一个中国绘画向西方绘画学习、寻求自身发展的历史阶段。潘玉良等一批艺术家对西方的艺术理念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都进行了从梳理研究、理解建构到消化融合进而实现变革与发展的探索。他们把西方艺术传播进来,将其与中国传统艺术融会贯通,进行了中西合璧的探索。
另一方面,她的艺术实践历程,是一段中国绘画向西方绘画学习,从启蒙走向成熟的历史。她与许多大师级的人物共同谱写了中国现代艺术早期发展的历史,成为融合中西方绘画而后开创新局面的先驱者之一。潘玉良与众不同的经历和性格使她的画风自成一家,独立于具象与抽象两派之间,她的艺术风格鲜明、独特,作品中蕴含着中国古典艺术的优雅与西方现代艺术的浪漫。潘玉良的笔下不同样式和题材的作品体现了她对西方各种艺术流派所产生的感悟和体验。这篇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潘玉良油画作品的研究来揭示出对我绘画创作的影响。
一 影响潘玉良作品风格的主要因素
潘玉良坎坷、曲折的人生
潘玉良,女,生于1895年,原名陈秀清,江苏扬州人,后改名为张玉良,1913年与潘赞化结婚,改名为潘玉良。是中国著名的画家、雕塑家。潘玉良自幼父母双亡,八岁时成为孤儿,十四岁时被卖入青楼,在一个偶然机会中,她奋力争取,被安徽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解救,随后与其结婚,为二房太太。潘玉良1917年随邻居一上海美专色彩教授洪野学美术,1920年入上海美专,受传统礼教压力,1921年为继续学艺,出国留学。1928年回国任教于上海美专,受传统礼教束缚、受辱。1930年任中央大学专职西画教师,再受传统礼教束缚、受辱。1937年再度出国,寄居国外。她孤独而自由,自由中又感孤独,毕竟有家不能归,无依靠,思念故乡、亲人之情萦绕于心,由于种种原因,回国遥遥无期,客死他乡。坎坷人生经历对她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得她既软弱自卑却也坚韧独立。
人生际遇的不幸并没有阻止她在艺术道路上停滞不前。她的一生创作了六千余幅作品,她的多产和艺术才华受到欧洲艺术界的推崇,作品既有东方的传统韵味,又有西方写实艺术与现代艺术的特点。她的作品个性鲜明,并形成了独特的潘氏风格。她在法国多次举办参加具有代表性的“沙龙”展出,还在美国、意大利、法国等国举办过多次画展,得到过很多奖章。她的传记载入《世界画家、雕塑家、素描家、版画家大辞典》、《法国拉鲁斯绘画辞典》等史册,作品被法国多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