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城市设计的研究范畴.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 城市设计的研究范畴

城市设计至今仍是一个众说纷纭的学科领域。从科学发展渊源看。城市设计和规划都是在建筑学领域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然后分离出来的学科。二战以后,城市规划日益偏向于社会、经济和技术计划相结合的系统规划,注重政策原则,省略环境设计。与此同时,建筑学科则向以功能单元为分类标尺的单体建筑倾斜,逐渐失去了整体环境设计的层面。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两极分化与现代城市多要素、多层面的复杂性不相适应,引起种种环境危机。50年代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已成建筑与城市设计专业,吴良镛曾在北师从伊利尔·沙里宁教授。因此,60年代后城市设计思潮的兴起为弥补和填充这二级的空缺而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传统形体空间规划设计的回归。这导致了相当一部分人简单的认为城市设计就是以建筑群、建筑外部的城市空间为主体的形体设计。然而,现代城市设计的范围远非仅此现代城市生活的一体化要求城市职能之间既要脉络清晰,又具多元联系,其复杂程度所引发的问题不可能在规划政策和单体设计这二级上的都解决。城市设计必须以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矛盾为己任,形体和空间形态的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城市职能三维内在联系的充分认识之上。“哈佛大学60年代才开始成立城市设计专业(一般以此为世界城市设计专业的首创首,其实并不是如此);日本更晚,70年代才有了城市面上设计研究所;欧洲也是如此(开始称Civic Design专业)。因此,世界上真正好的城市设计例子寥寥无几。”现代城市设计的根本宗旨是“为了人”,城市设计必须促使环境形态与人的行为活动和生理心理的支持互动。此外,文物古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保护与组织也是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 第一章 城市设计的研究范畴 一、城市设计概念(向个专门的定义) (一) 非严格意义上的概念 指人们为某种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open space)和形体环境(physical environment)的设计和组织。 正是城市设计塑造的这种空间和环境,形成了整个城市的艺术和生活格调,建立了城市的品质和特色。 融贯特征:在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建设专项规划,详细的规划及至修建性设计等一系列与城市建设相关的工作中都包含城市设计的内容。 (二) 几种概念观点 1. E·培根的观点(应用形态概念) (1) “城市设计专门研究城市环境的可能形式” (2) 城市设计者从事三种不同的工作:(a) 项目设计;(b) 系统设计;(c) 城市或区域设计。 (3) 曾主持费城和旧金山城市设计工作的埃德蒙·培根,在研究考察历史上著名城市的案例后认为,美好的城市应是市民共有的城市,城市的形象是由市叫无数的决定形成的,而不是偶然的。城市设计的目的就是满足市民官能(感性)的“城市体验”(Urban Experience)。为此,他强调了很多美学上的观察,特别是建筑物与天空的关系、建筑物与地面的关系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评板(Appreciation)、表达(Presentation)和实现(Realization)三个城市设计的基本环节。 2. K·林奇观点(理论形态概念) 已故美国著名学者林奇(k. Lynch)又于1981年推出一部城市设计理论巨著——《一种好的城市形态理论》(A THEORY OF GOOD CITY FORM)。 林奇教授从城市的社会文化结构、人的活动和空间形体环境结合的角度提出:“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从空间安排上保证城市各种活动的交织”。进而应“从城市空间结构上实现人类形形色色的价值观之共存”。他尤其崇尚城市规范理论(Normative Theory),这同样是一种从理论形态上概括城市设计概念的尝试。 3. J·巴奈特的观点 曾任纽约总设计师、现任宾州大学教授的巴奈特(J. barnett)曾指出:“城市设计是一种现实生活的问题”,他认为:我们不可能像柯布西埃设想的那样将城市全部推翻尔后重建,城市形体必须通过一个“连续决策过程”来塑造,所以应该将城市设计作为“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巴奈特坚信,这才是现代城市设计的真正含义,它逾越了广场、道路的围合感,轴线、景观和序列这些“18世纪的城市老问题”。确实,现代主义忽略了这些问题,但是“今天的城市设计问题起用传统观念已经无济于事”。他有一句名言,“设计城市,而不是设计建筑”(Designing Cities without Designing Bulidings)。 4. E·沙里宁的观点;返朴归真的“自由城市” 沙里宁认为,“中世纪城镇是按照居民的最高理想,而形成的一种真诚的表现形式,……中世纪城镇中有两股相互作用的活跃力量,使城镇的面貌保持良好的秩序。一种是强有力的艺术形式,另一种则是对这种艺术形式具有促进作用的鉴赏态度。” 5. F·吉伯德的观点:寻求历史和传统交融的城市 吉伯德在《市镇设计》(Town Desi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