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缓蚀剂0730

Q/SHCG 40-2012 采出水处理用缓蚀剂 技术要求 目 录 指标及检测方法的建立 二 前 言 一 一、前 言 在美国材料与实验协会(ASTM)《关于腐蚀和腐蚀试验术语的标准定义》中,缓蚀剂(corrosion inhibitor)是“一种以适当的浓度和形式存在于环境(介质)中时,可以防止或减缓腐蚀的化学物质或几种化学物质的混合物”。一般来说,缓蚀剂是指那些能够在金属表面起防护作用的物质,加入微量或少量这类化学物质就可使金属材料在该介质中的腐蚀速度明显降低,同时还能保持金属材料原来的物理机械性能不变。 按作用机理分类:阳极、阴极和混合型 按化学成分分类: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聚合物类缓蚀剂 按成膜特征分类:氧化膜型缓蚀剂、沉淀膜型缓蚀剂、吸附膜型缓蚀剂 缓蚀剂有多种分类方法,可从不同的角度对缓蚀剂分类 。 按作用机理分类 根据缓蚀剂对电极过程的抑制作用,可将其分为阳极、阴极和混合型三类。其中: (1)阳极型缓蚀剂:具有氧化性,能使金属表面钝化而抑制金属溶蚀,如铬酸盐、亚硝酸盐、磷酸盐、钼酸盐及丙酮肟等。使用时要特别注意,浓度不足会加剧局部腐蚀, 因此有危险性缓蚀剂之称。 (2)阴极型缓蚀剂:能消除或减少去极化剂或增加阴极过程的极化性(即能增加阴极反应过电位)的物质。如肼、联胺、亚硫酸钠等能除去溶解氧;砷、锑、铋、汞盐能增加析氢过电位。阴极型缓蚀剂在用量不足时不会加速腐蚀,故阴极型缓蚀剂又有安全缓蚀剂之称。 (3)混合型缓蚀剂:可以同时减缓阴阳极反应速度,多由在阴阳极发生吸附所致,有时也称为掩蔽型缓蚀剂。能直接吸附或附着在金属表面上,或者因次生反应形成不溶性保护膜而使金属与介质隔离的物质。 一、前 言 按化学成分 可分为无机缓蚀剂、有机缓蚀剂、聚合物类缓蚀剂 无机缓蚀剂主要包括铬酸盐、亚硝酸盐、硅酸盐、钼酸盐、钨酸盐、聚磷酸盐、锌盐等 有机缓蚀剂主要包括季铵盐、咪唑啉、膦酸盐、膦羧酸、苯并三唑、磺化木质素等一些含氮氧化合物的杂环化合物 。 聚合物类缓蚀剂主要包括聚乙烯类,聚天冬氨酸等一些低聚物的高分子化学物 一、前 言 按成膜特征 ①氧化膜型缓蚀剂,本身是氧化剂或以介质中的溶解氧作氧化剂,使金属表面形成钝态的极薄致密的保护性氧化膜,造成金属离子化过程受阻,使金属钝化,从而减缓金属腐蚀,又称钝化剂 。如阳极型钝化剂铬酸盐、重铬酸盐等,阴极去极化型缓蚀剂亚硝酸盐等; ②沉淀膜型缓蚀剂,通过化学反应在金属表面生成沉淀膜。沉淀膜可由缓蚀剂之间相互作用生成,也可由缓蚀剂和腐蚀介质中的金属离子作用生成(约10~100nm厚),如硫酸锌、碳酸氢钙、聚磷酸钠等; ③吸附膜型缓蚀剂,能吸附在金属表面,改变金属表面性质,防止腐蚀,如胺类,吡啶衍生物、环亚胺等。吸附膜型缓蚀剂加入到腐蚀介质中以后,通过吸附一方面改变了金属表面电荷状态和介面性质,使金属表面的能量状态趋于稳定,增加腐蚀反应的活化能,减缓腐蚀速度;另一方面被吸附的缓蚀剂分子上的非极性基团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性保护膜阻碍与腐蚀反应有关的电荷或物质的转移,也使腐蚀速度减小。 一、前 言 Q/SHCG40-2012 油田采出水处理用缓蚀剂技术要求 二、指标及检测方法的确立 二、指标及检测方法的确立 重点试剂和材料 a)酸度计:测量精度0.1; b)凝点仪:测量精度±1 ℃; c)石油产品闪点(开口)测定仪:测量精度±1 ℃; d)分析天平:感量0.1mg; e)恒温干燥箱:控温精度±2 ℃; f)点蚀仪:精度0.02mm; g)腐蚀试片:材质为Q235-A(A3)钢,挂片尺寸50 mm×13 mm×1.5mm; h) 广口瓶:1000mL,配备橡胶塞; i) 高纯氮:纯度不小于99.9%; j)二氧化碳:纯度不小于99.9%; k) 石油醚:分析纯,沸程(60~90)℃; 二、指标及检测方法的确立 1、外观 外观是最直观的技术要求,通过观察外观的状态、是否有杂质等,可以很快地判断出产品质量的初步情况。合格的缓蚀剂应在自然光下观察为无杂质的均匀液体,不应有沉淀或分层。在光线充足的条件下目测缓蚀剂,可以初步地判断出产品质量。 2、PH值 对产品原液按GB/T 22592-2008的规定测试 (电位法)。技术指标的确立参考SY/T 6301―1997《油田采出水用缓蚀剂通用技术条件》。 二、指标及检测方法的确立 3、凝点 凝点是指被冷却的试样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主要根据各油田冬季现场的保存条件,不高于-10℃,保证药剂不凝固,能够正常使用。凝点建议只在当地冬季气温低于0℃时进行检验,其余时间无需进行该指标的检测。因该指标的制定目的是为了防止药剂在冬季低温状态下凝固,引起现场投加的不便。检测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