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奖背后的故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奖背后的故事   “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这大概是我们对于杜鹃鸟的第一次认识,是来自白居易诗中,关于杜鹃的了解。   可是你知道杜鹃会借巢下蛋吗?那你是否亲眼见过这个真实的场景?   新疆野生动物摄影师邸杰,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组生动的照片,让我们亲临杜鹃借巢下蛋的现场。   我与金奖的机缘巧合   这是一场罕见的“鸟巢保卫战”画面,恰好被我捕捉到了,参赛后这张名为《教训》的图片,在青海国际野生动物摄影大赛中获得鸟类组金奖,并获得10000元奖金。   这组照片生动展示了一只体型娇小的褐头?c与一只体型大其几倍的大杜鹃,展开了一场为争夺巢穴的殊死搏斗。对于褐头?c而言这是保家卫国,对于杜鹃而言,或许只是“借巢下蛋”。   本为追逐长脚秧鸡而来   时间回到2016年6月25日这一天,当时,我为了拍摄一级濒危鸟类长脚秧鸡,已经连续追踪数天了,路线从昌吉到呼图壁一直追至石河子南山脚下。直到当日上午11时许,终于发现了三只长脚秧鸡的踪迹。   长脚秧鸡,属于鹤形目秧鸡科动物。嘴短,上体灰褐,羽干黑色成粗大纵纹,翼上有宽大的棕色块斑。飞行时锈褐色的长翼为明显特征,飞行时振翅无力,双腿下悬,是国内唯一在新疆有分布的珍稀候鸟。   长脚秧鸡在我国繁殖于新疆西部天山,迁徙期间见于西藏西部,为夏候鸟。栖息于森林、草地、荒野、半荒漠和农田等各类环境中。繁殖期为5~7月,为“一夫一妻”制。   长脚秧鸡在世界上分布较广,全球种群估计在545~972万只,种群处于稳定趋势,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属于低危保护动物。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意外之喜悄然而至   长脚秧鸡是一种非常机警的鸟类,善于藏匿,常在河岸、湖边高草丛和灌丛中活动,主要以各种昆虫、蠕虫、草籽和谷粒等为食。   故此,为了不惊动它们,我只好隐蔽在灌木丛中等待时机,这一等就到了下午4时左右。这时突然出现了一只体型硕大的大杜鹃,并在一只褐头?c的窝前盘旋。直觉告诉我,一定会有事发生!出于职业习惯,我慢慢将镜头对准了它们。   片刻,我就发现大杜鹃在打褐头?c巢穴的主意,褐头?c鸣叫着警告对方。然而,大杜鹃并不打算离开,它仗着自己体形比褐头?c大,就想强行占领这个地方。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对战,只见两只鸟在空中打成一团,激烈的场面绝对不亚于一场世纪大战。   这是一场争夺家园领地的战争,鹿死谁手很难定论。我不禁暗暗为褐头?c捏了一把冷汗,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比杜鹃个头小很多的褐头?c并没有轻言放弃,它飞离巢穴,面对大杜鹃慨然迎战,誓死护卫自己的家园。   眼看战役打得火热。几个激烈回合之后,没想到最终大个子大杜鹃被娇小的褐头?c打得落荒而逃,简直不可思议!这真是一场值得庆贺的胜利,你看,得胜的褐头?c昂着头,发出得意的鸣叫声,似在欢呼自己这场领地之战的胜果。   胜负从来不以强弱分   褐头?c与大杜鹃打架的时间还挺长,大概有十多分钟,不断有鸟毛落下来,场面也非常惨烈。面对体型大自己数倍的大杜鹃,褐头?c没有退缩,最终赢得了这场争夺战的胜利,赶走了大杜鹃。   拍完这组意外之喜的“鸟巢保卫战”,我又返回原阵地,等待拍摄长脚秧鸡。这时长脚秧鸡也出来觅食了,拍完几张满意的图片之后,便满载而归。   据新疆资深观鸟爱好者吴榕郊介绍,大杜鹃在新疆较为常见,褐头?c相对少一些。这两种鸟类虽然不是稀缺的鸟类,但是此类画面确实非常难得。   知识普及   你不知道的悬殊较量   褐头?c是雀形目雀科的鸟类,俗名红头雀。是体型略大(16厘米)的偏黄色?c,生活于开阔地区的草原、半荒漠的灌丛和草丛中,也生活在真正沙漠中的小绿洲和山区荒地,常落在多水的人造景观和住宅附近的树上。   大杜鹃是普通杜鹃的中国亚种。体长约320毫米,翅长约210毫米。大杜鹃栖息于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森林中,有时也出现于农田和居民点附近高的乔木树上。飞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线前进。飞行时两翅震动幅度较大,但无声响。   大杜鹃繁殖期5~7月。求偶时雌雄鸟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飞上飞下互相追逐,并?l出“呼呼”的低叫声,无固定配偶,也不自己营巢和孵卵,而是将卵产于大苇莺、麻雀、灰喜鹊、伯劳、棕头鸦雀、北红尾鸲、棕扇尾莺等各类雀形目鸟类巢中,由这些鸟替它代孵代育。大杜鹃是寄生鸟类80多种中最典型的一种鸟,可以说是“臭名昭著”,它可把卵寄生在125种其它鸟类的巢中。 4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