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品园:无美不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陵品园:无美不备   人类造园,其实是在造天堂   “老门东”是近年来南京城南重新恢复的历史文化街区,正逐渐成为南京的一张旅游新名片。   对于外地游客来说,“老门东”的知名度依然有限,以至于常有人将“老门东”错念成“老东门”,并不知道其真实含义是指“中华门以东的老城区”。 一名学生在南京师范大学随园校区内观赏银杏   但如果提起老门东地区曾经存在过的一座私家园林,却几乎家喻户晓,它就是清代文学家李渔的芥子园。   近日,位于老门东三条营的芥子园,在消失了数百年后,进行了重建,已初露芳容。   愚园、芥子园、瞻园、煦园,南京城内至今还留存四座古典园林。这一数字微不足道,但从六朝发端的南京造园传统,却得以赓续。   千年造园史   同济大学阮仪三教授在《江南古典私家园林》中说,人类造园,其实是在造天堂,园林是人类眼中一切美化事物的化身,是寄托精神的宁静家园,是自己心目中的天堂,身处园林,我们看到的不止亭台楼阁山水花草,还有中国古人的所思、所想、所为。   学者们将园林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邑郊风景园林。   在南京最早出现的是皇家园林,距今将近1800年。公元229年,东吴定都建业(南京),随即开始营建皇家苑囿。   首先建成的,是孙吴太初宫的西苑,占地面积极大,内有池沼湖塘,专供太子游玩,位于如今南京大学鼓楼校区南园一带。   值得一提的是,孙吴西苑也是江南山水园林的发端,是从以建筑为主的秦汉园林发展出来的重要分支。   孙吴西苑之后,六朝的皇室、贵族们营建园墅的热情并未消退,他们纵情山水,盘游山居,构筑园墅,相继出现的皇家园林有孙吴华林园、东晋乐游苑、刘宋上林苑、刘宋南园、萧齐芳林苑、萧齐玄圃、萧齐东田小苑、萧齐芳乐苑、萧梁建兴苑等。在一些历史时期,南京城内城外的皇家苑囿,竟多达20多座。   世家豪门建造的私家园林也不遑多让,有东晋王导西园、东晋纪瞻园、刘宋王氏园、刘宋刘宏园、萧梁沈约园、南陈江总园等名园。   宋代以后,随着南京城市的日益发展,致仕的政客、隐逸的文人定居南京,营园造墅,私家园林成为南京园林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北宋时期,退隐的宰相王安石在南京城东建半山园(位于今海军指挥学院内,遗址尚存),此园依地形而筑造,景点因势布置,不设墙垣,巧妙借用园外自然景色,充满山林真趣。   明清两代是南京园林发展的高峰期,涌现的名园数不胜数。民国学者陈诒绂所著《金陵园墅志》收录的明清南京园林,多达数百座。   可惜的是,由于太平天国的战火,金陵园林遭到空前破坏,随园、芥子园等名园几近无存。民国初年,南京私家园林只剩下十余座,且大多“诸景已废,园墙已圮”。   时至今日,南京城中仅存瞻园、煦园、愚园三座明清园林,以及重建的芥子园。   随园:性灵派文人隐居之地   随着私家园林灰飞烟灭,太多的故事被长久尘封。   明代快园,是曲作家徐霖的私宅。明武宗巡游江南,慕名前来游玩,他在园中小西湖边钓上一条金色鲤鱼,随从争相购买,武宗大笑,竟不慎落水,被救起后兴致勃勃地改小西湖?椤霸×?池”。   石巢园园主是南明奸佞阮大铖,阮氏同时也是出色的剧作家。石巢园由《园冶》的作者计成设计并主持施工。建成后,阮大铖在此“蓄声仗以自娱”,创作了《春灯谜》《燕子笺》等杂剧。   清末金陵名园散原精舍,是“中国最后一位古典诗人”陈三立的故园。1900年,陈三立携家小从南昌移居南京,在金陵西华门内头条巷筑“散原精舍”,“花木萧疏,亭馆幽洁”,陈三立之子、国学大师陈寅恪在这里度过了童年时光。   细论起来,灿若繁星的金陵名园中,又以随园、瞻园、愚园、芥子园最具知名度。   随园,位于南京五台山余脉小仓山一带,前身是江宁织造曹钴(曹雪芹的叔父)家族的故园。红学界有一个影响较大的观点:“随园是《红楼梦》中大观园的原型。”曹家被抄家后,此园归接任江宁织造的隋赫德所有,民间称为“隋园”。   乾隆十三年(1748年),清代文坛“性灵派”领袖、时任江宁县令的袁枚购得此园,命名为“随园”,不久即退休隐居在此。   购得随园后,袁枚进行大规模改造扩建,投入了大量的心血和财力。   随园建在小仓山上,随山势按照北山、中溪、南山三条平行线各设景区。北山造居室、书斋、楼台馆阁;中溪为今广州路,水上有闸、堤、桥、亭,水中种植荷莲;南山建有半山亭、天风阁。其大门开在东北角,即今青岛路,西北至今汉口路,西南至乌龙潭,东南至永庆寺,占地面积极大,令人咋舌。 南京芥子园   袁枚晚年居住在随园中,真正过上了“大隐于市”的生活。他在这里怡然自得,纵情声色,不复作出仕之念。其代表作《随园诗话》《随园食单》就是在这里完成的。   嘉庆二年十一月,袁枚去世,享年82岁,葬在随园之中的百步坡上,墓后来被毁。袁枚身后,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