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陆在易经典合唱作品《祖国,慈祥的母亲》艺术成就探究
【摘 要】《祖国,慈祥的母亲》是陆在易先生创作于1981年的一首艺术歌曲,后来又将其改编为合唱歌曲。这首合唱歌曲充分体现了人们改革开放初期振兴国家的高涨热情,也展示了陆在易本人的艺术造诣。
【关键词】合唱歌曲;陆在易;《祖国,慈祥的母亲》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4-0099-01
陆在易,著名作曲家,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和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他在音乐领域具有极高的造诣,特别是在艺术歌曲和合唱创作领域表现出来的高超艺术水准,获得了音乐界广泛赞许。其经典合唱作品《祖国,慈祥的母亲》凭借独特的思想艺术性,被各音乐院校选入声乐教材。其艺术成就值得我们挖掘和思考。
一、永恒的大爱关怀
陆在易在改革开放之后20余年的创作生涯中,一直牵挂着伟大祖国的前途命运,而这也成为其艺术创作中永恒不变的主题。虽然陆在易先生的艺术创作可以分为上个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时期,其创作特征也有所不同,但是这种胸怀祖国的大爱关怀一直贯穿始终。这种大爱不仅表现为对山川土地的爱,更表现为对国家和民族的爱,这种大爱和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爱国情结可谓一脉相承。[1]
在改革开放之初,陆在易先生为了更好地表现其“大爱情怀”,他对创作的每部作品都要进行精心构思,以最富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和音乐语言,塑造这一特定的“大爱”形象。当读到张鸿西先生所写的一首短诗:“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滚赞的赤子心灵,谁不爱自己的母亲,用那闪光的美妙青春。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长江黄河欢腾着深情,蓝天大海储满着忠诚。”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澎湃激情,于是创作出《祖国,慈祥的母亲》。
合唱歌曲《祖国,慈祥的母亲》是作者发自内心来赞美祖国的,真心为祖国的发展与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感到骄傲。每个人在听到或唱起这首歌曲时,都会油然而生对祖国的爱戴与自豪。
二、《祖国,慈祥的母亲》的艺术特征
(一)结构与风格特征。《祖国,慈祥的母亲》从演唱风格来看,前半部分突出叙事性,后半部分突出歌颂性,前后两段具有明显和强烈的感情对比。从整体来看,该曲的前奏饱满而富于激情,在进入合唱之后,第一段声音浑厚有力,主要表现深情的倾诉;第二段柔美温婉,表达了赞美之情。此外,两遍演唱之间充满线条般的自然起伏,给人一种荡气回肠般的感受。[2]
(二)节奏特征。《祖国,慈祥的母亲》在节奏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附点八分音符的节奏型的创造性应用。这种节奏型的每一次出现,都是作曲家的刻意而为,都是其抒发对祖国母亲深厚情感的重要方式。
《祖国,慈祥的母亲》在节奏方面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二拍子与三拍子的交替进行。三拍子连绵起伏的效果对歌曲本身的抒情性表达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连续的“三连音”也使乐句之间的衔接更为流畅。这种交替出现的节奏类型还塑造出情感上的一种轻重缓急的交替,可以为演唱者和欣赏者提供一个有效的反思与回味空间,使每一个人都能充分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深厚情感。[3]
(三)旋律方面的特征。这首歌曲采用的是二度下行,然后再以三度、四度上行的音阶。第一乐段由四个乐句组成,整个乐段朴实真挚。进入第二乐段以后,陆在易先生用一个半音阶八度级连续上行将整个乐曲推向四个乐句组成的高潮。高潮之后的尾声借鉴了传统文化中的顶针写作法,不仅再现了全曲的主题,还从情绪上对歌曲开始的疑问进行了确切、肯定的回答。歌曲的最后,作曲家采用八度弱音的跳进进行收尾,让欣赏者徘徊于无限遐思之中,给人一种余音绕梁、意犹未尽之感。
《祖国,慈祥的母亲》在曲调上采用的是我国传统的和声小调体系。从整体来看,和声组织以及柔美的旋律极大增加了歌曲本身的抒情性,反映出人们在改革开放初期那种深深的爱国之情。
(四)钢琴伴奏方面的特征。在艺术歌曲的创作中,钢琴伴奏与歌曲旋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对增强歌曲的艺术表现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陆在易先生在创作《祖国,慈祥的母亲》时特别注意钢琴伴奏的设计,其展现出来的艺术价值同样值得我们深思。该乐曲钢琴伴奏的和声组织最能体现作曲家的艺术造诣。无论是三连音的运用,还是第一部分结束后的“回归体验”,都体现出和声这一音乐形式对作品内涵表达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祖国,慈祥的母亲》是利用西方声乐题材表达爱国之情的经典之作,是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典范。陆在易先生是一位生活在现代音乐迅速发展时期的伟大音乐家,同时也是一位对祖国充满热爱之情的伟大作曲家。他在艺术生涯中始终坚持歌唱性、抒情性和艺术性的创作原则,始终坚守那份对祖国赤诚爱恋的深厚感情。
参考文献:
[1]朱裔文.“传统中有发展,创新中有?鞒小薄?―《祖国,慈祥的母亲》之简析[J].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