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略谈李贽的“童心说”
摘 要: 李贽所生活的时代,政治上日渐衰落,而经济又极盛,思想文化新旧交替冲突,种种迹象表明,这是社会发生巨变的前兆。李贽作为一个文学家、思想家,他的人生经历、思想学说对后世文人有巨大的价值,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章。
关键词: 李贽 思想史 文学史
一、李贽其人
李贽一生富有传奇色彩,颇具争议,后人对其评价不一,褒者如“心胸廓八肱,识见洞千古”,贬者有“狂悖乖谬,非圣无法”之类。李贽在《明史》本无传,只有片断之语附带于《明史》耿定向的传记中:“(耿定向)尝招晋江李贽于黄安,后渐恶之,贽亦屡短定向。士大夫好禅者往往从贽游。贽小有才,机辨,定向不能胜也。贽为姚安知府,一旦自去其发,冠服坐堂皇,上官勒令解任。居黄安,日引士人讲学,杂以妇女,专崇释氏,卑侮孔、孟。后北游通州,为给事中张问达所劾,逮死狱中。”
李贽1527年出生于泉州,当时家道早已中落,这也是他为什么在中举后无法再继续努力获得进士及第的资格,早早地做了官。自1556年始,其历任河南共城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南京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到1577年,任云南姚安知府,此为其一生担任过的最高的官职。
李贽一生都没有真正富裕过。他当了二十几年的小官,俸禄微薄,经常靠人救济,连家人都养不起,其子女多夭折,只留下一个女儿,这种紧巴巴的日子直到他做了知府后才有所好转,又在任满后主动离职,放弃大好的前途,携全家迁往黄安。两年后,李贽只身去了安徽麻城,住维摩庵,不久,又迁移麻城阎家河镇北部的龙潭湖芝佛院。三年后,李贽剃发为僧。
从李贽的随笔中获得的信息来看,李贽出家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摆脱俗事束缚,寻得自由。当时的李贽已是花甲之龄,他觉得一生飘零困苦,为仕二十几年,社会和家庭的责任已尽,是可以为自己选择命运的时候了。他落发后,读书著述,游学讲道,其大部分著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李贽个性放荡不羁,常评论时事政治,思想独特新颖,信徒众多,影响广泛。他习惯我行我素,特立独行,喜爱辩论,树敌亦多。1602年,有人给皇帝上书,历数李贽惑民乱道的罪状,皇帝令锦衣卫将其捉拿问罪。
二、李贽的思想及其对文学史的影响
李贽毫无疑问是一位思想家。他著书立说,对许多事物有独特的看法。虽然他总是标新立异,言辞激烈,实质上对于社会始终有着良心,这也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从这一点上看,李贽从未跳出儒家的圈子。
李贽最有名的便是他的“童心说”,有《童心说》一文,收入《焚书?卷三》。“童心说”直承王阳明“心学”一派,并吸纳了禅宗“万法近在自心”的观点,将王阳明的“良知说”发展为“童心说”。
李贽认为童心先天而生,“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这与孟子“性本善”的理论相通,但两者不同的是,孟子强调的是道德的本体性,这种道德本身是对人的一种约束和规范,而李贽的“童心”则强调“真”,认为为事作文都应发乎真心,拒绝“假”“伪”。他将“童心”与“义理”对立,认为人后天读书习得“道理”,其“童心既障”,“童心既障”后,“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他认为六经、《语》、《孟》为后学乱著,是“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绝非圣人之言。
这种以“本心”指导行动的观点与理学家的观点是截然对立的,这也是李贽为主流思想界所不容的原因。理学家强调通过后天的努力接近于“真理”,将“人欲”与“天理”对立,重视道德对人的规范作用。而李贽则强调人应依“真心”“真情”办事。这会带来某种危险,若人人全以自己的“真心”作为行动的标准,人人均有“真心”,而各人“真心”不同,因而标准就不同,这样的话,社会的运转就失去了统一的原则,变得混乱。另外,让理学家们担心的是,李贽的“童心”会为随意追求个人欲望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晚明的社会氛围的确出现了这样的趋势,如果这样,那么道德岂不是会沦丧?制度岂不是要毁灭?
然而,事实上李贽对人的“童心”是一种高估的乐观,他的“童心”是理想化的,“自然发于性情则自然止乎礼义”。在这一点上,李贽又回到了儒家的“礼”,其实受从小所受教育的影响,李贽依然希望他的学说能够经世致用,他对于当时社会有着强烈的不满,因而有着强烈的改造社会的愿望。
李贽的“童心说”对于文学的影响最广泛。《焚书?童心说》里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认为真正的好文章贵在真情流露,文体、技巧、辞藻都可以忽略。他推崇《西厢》、《水浒》,认为是至性至情的好文章,他说:“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
李贽对多部文学作品做过评点,他的评点版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弓形虫与弓形虫病研究近况.ppt.ppt VIP
- 【方正金工午餐会会议纪要】跟踪聪明钱策略背后的物理模型-魏建榕.pdf VIP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pdf VIP
- 不可不知的1000个处世常识.pptx VIP
- 港口工程地基规范(JTJ 250-98)5.pdf VIP
- 喜看稻菽千重 浪 .ppt VIP
- 卓越管理者七项修炼:中层管理能力提升培训.pptx VIP
- 工程项目付款通知单.doc VIP
- GB-T 2423.24-2013 环 境 试 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Sa模拟地面上的太阳辐射及其试验导则.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