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医学背景对当代作家文学创作的影响
摘 要:医学与文学分别属于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相当大的差异;但是在研究人性本质的层面,两者是殊途同归的。当代文坛上,一些作家具有医学背景,这种独特的人生经历对他们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医生的职业素养使得他们将视角对准生命、疾病和死亡这些永恒的文学主题,对普通人充满了悲悯的情怀。同时,也使得他们把医学术语、工作习惯带入到作品中。长期以来形成的冷静的做事风格,使得这些作家观察细致,笔法犀利。本文将通过当代文坛有医学背景的代表作家毕淑敏、余华和冯唐来论述医学背景对当代作家文学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医学背景;当代作家;创作影响;毕淑敏;余华;冯唐
古往今来,从事文学创作的人们涉猎到的领域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史学科,他们中的很多还有着不为人知的自然科学背景。医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自然吸引了很多创作者投身其中。但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最终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医学背景提升了这些作家的创作,帮助他们用自然科学赋予其的理性翅膀在充满感性的文学领域中翱翔。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毕业于札幌医科大学,曾经做过近10年的外科医生。在接受新浪采访时,被问到从医经历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他说:“在研究人性本质的层面,医学、文学走的其实是一条道路,只不过是方法和角度的不同。医学是从身体上对人进行探求的科学,从理论上研究人的结构。但是经常会碰到理论上无法解决的问题,所以只能把它转到心理和精神层面上,也就是文学,用小说的方式去描写或者解决这些问题。我想这两者既不一样,又有共通的地方。”两者虽有诸多不同,但是在生命的诞生、死亡和对人类社会的思考上面,文学和医学殊途同归。
在当代文坛上,有医学背景并且较有成就的代表作家有毕淑敏、余华和冯唐。医学不仅影响了这些作家的创作还影响了他们整个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毕淑敏在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文坛时,以其冷静和对人事悲悯的情怀而独树一帜。她有着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军医达11年之久。1980年回京,她被分到工厂医务所任主治医生、所长。1991年她告别医院,开始专业写作。7年后,正处在写作黄金时期的毕淑敏放弃写作,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读书,2002年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后成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询中心,2005年关闭心理咨询中心,再次弃医从文。丰富的人生经历和长年的医学生涯使得她对生与死有从身到心的全面理解,怀着高度的作家使命感关怀着人生。
因为毕淑敏当了20多年医生,所以能感同身受。她为我们塑造了各具特色的医生形象。毕淑敏在谈及自己创作的体会时说:“我只敢写我大致经历过的事情,我只敢描述我确有把握的感觉和记忆。”在她的小说中,医院是一个小社会,医生是主角。他们不再是隐藏于白大褂之后神秘的群体,而是有血有肉、有缺点的普通人物,拥有更丰满的人格。毕淑敏呼唤良知和责任,着力塑造的是有良好医德的医生。这些医生有高度的责任感,克服极大地困难,只是为了救人,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做医生的,就该终生穿着白的工作服,永远一尘不染。需忘我,需?J真,需冷静如水,需严谨如丝丝入扣的卡尺。”毕淑敏如是说。
在她为我们精心创作的故事中,往往以医学故事为切入点,同时将各种社会、人生问题巧妙地编织在故事中,在医院这个小天地里经营着一个高度浓缩的人生舞台。我们经常说人生如戏,经过作家精心创作的人生更有韵味。好恶、美丑在医院里纷呈,生和死每天一幕幕在医院里上演。作者几乎每天都面对死亡,慢慢习惯以敬畏之心缅怀死者,祝福生者。对人事悲悯的情怀,对人生命的关注,灌注在毕淑敏的作品中,使其作品具有思想深度,耐读又感人。
余华是中国当代文坛有鲜明创作特色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明显带有医生这一职业印痕。余华自称“他的童年岁月在医院里”。因为父母亲都是医生,余华从小就出入于医院,对生死离别看的多了,他说道:“我喜欢闻酒精和弗尔马林的气味……我对从手术室里提出来的一桶一桶血肉模糊的东西已经习以为常了”。这种感官体验,影响了之后余华的创作,成为内在的渊源。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余华能够冷静地、不动声色地描绘血腥、残暴,描写人性中的黑暗和丑陋。
另一方面,余华做牙医时面对口腔这一小方天地,锻炼形成的精准、利落,也极大地影响了余华的现实创作。他的小说一直存在着一个清醒的叙述者,利落、冷静地描写生存和死亡。
冯唐是一个新生代作家,70年生人。他被称为文学界的“异类”,作品有难得的轻狂和痞气,同时也充斥着旺盛的青春气息。他的身份无疑是多重的,医生、商人、作家,这三者同样指向了敏锐这个特点,正是这个特点滋养了冯唐的文学创作。1990-1998年间,冯唐就读于协和医科大学,主要学习妇科肿瘤专业,并获得了临床医学博士。在一次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PS控制网的布设方法.ppt.ppt VIP
- 公关语言学幻灯片.ppt VIP
- 2019版最新18项护理核心制度.docx VIP
- GPS静态网的布设.ppt VIP
- DB32T 2887-2016 曳引电梯钢丝绳电磁检测方法 .pdf VIP
- 《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中职语文高二同步课件精选(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pptx VIP
- 2025年5月18日河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5月18日河南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测试》试题(含参考答案).docx VIP
- 数据挖掘教案.doc
- DB42T 2390-2025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技术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