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异域文化对唐服饰的影响及其当代意义
摘要: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力最鼎盛的时期,其对于异域文化的包容、吸收与融合是历朝历代中的典范。作者根据在对西安及其周边的古迹进行考察时的所见所闻,及对史料的查阅考证,在异域文化对唐朝影响的表现中,选取服饰这一方面进行分析。并探求异域文化对服饰影响背后的对于当代具有借鉴意义的唐代文化和外交政策。在传统文化复兴的热潮和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趋向下,对于盛唐时期如何处理好继承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关系的探究无疑是具有重要当代意义的。
关键词:异域文化、唐朝、服饰、文化的吸收融合
一、 唐代服饰受异域文化影响的原因
(一)经济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唐代发达的经济为其的政治和文化奠定了基础。唐代的人口、土地、粮食产量都超过了前朝。手工业更是高度发达,纺织印染等部门也有了较大发展,如新疆阿斯塔纳出图的大量包括波斯风格的连珠骑士纹锦在内的丝织品,都堪称世界丝织品的极品。唐代发达的经济为服饰的改变,包括选料、花色印染、手工技艺等,创造了条件。
(二)唐代兼容并包的政策
唐朝有强盛的??力作为保障,且知识分子活跃,这使得唐文化呈现出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不排斥外来文化的面貌。李唐王室与鲜卑族的关系密切,唐高祖李渊的母亲独孤氏元贞皇后便是西魏鲜卑族将领的女儿,血统的因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李唐家族对待少数民族和异族的态度,《资治通鉴》中记载唐太宗言:“自古皆贵中华(指中原),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可见其平等宽容的态度。这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唐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正所谓“博采众长”。
在文化政策上,唐太宗李世民不仅在政治上“开明专制”,还在文艺发展上留下足够广阔的空间。在对外态度上唐太宗“并受官爵,同我百僚,所有部落,爱之如一,与我百姓无异”[1]其宽容的政策也基本被其子孙所传承。这就为异域文化对于服饰的影响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在开明宽容的政策下,外国人在长安城汇聚,据史料记载,和唐朝政府有来往的国家,先后有300多个,在当时的长安城内不仅居住着汉族人、回纥人、龟兹人、南诏人,还有大量的外国人, 如日本人、新罗(朝鲜)人、波斯(伊朗)人、阿拉伯人、越南人及印度人等。唐代甚至允许外国人在朝廷为官,如孙光宪在《北梦琐言》云:“唐自大中至咸通,白中令入拜相,次毕相?P,曹相确,罗相劭,权使相也,继升岩廊。崔相慎曰:‘近日中书,尽是蕃人。’蕃人,盖以毕白曹罗为蕃姓也。”可见外籍人士在唐为官已不稀奇。乾陵墓前的61藩臣石刻像更是展示了大唐与藩国的密切联系。(图1乾陵藩臣石刻群)这些外国友人的到来不仅友好了唐朝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还将异域特色习俗传统带到唐朝,潜移默化中对唐包括服饰在内的各方面产生影响。
大唐还广泛吸收外域文化。从南亚吸收佛法、语言学、音乐、美术;从中亚吸收舞蹈、音乐;从西方吸收宗教、建筑艺术甚至体育运动。在文化的碰撞融合中,服饰便呈现出前朝所没有的多样和大胆的面貌。而这种空前的融合和吸收,在中国文化甚至世界文化上都堪称卓越的范例。
(三)唐代社会审美
唐代的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因此人们青睐雍容华贵大气的服饰。唐朝以丰满浓丽为美,从敦煌壁画及西安出土的大量陶俑中我们可以看到唐代女性的服饰配色艳丽、造型夸张,男性和女性都较丰满,形成了与其他朝代明显的区别特征。(图2、3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品)
唐代在女子服饰的审美上也颇具包容性,人们对于女性柔美曲线的展示的接受性,对于接受不遮面的开放性,和对于男扮女装等少数民族和异域的服饰的包容与喜爱,更是使异域文化在服饰上产生深刻影响。
二、唐代服饰受异域文化影响的表现
(一)胡服流行
唐前期受到胡服影响,“衿袖窄小”成为一个主要的特点。姚汝能《安禄山事迹》记,“天宝初,贵游士庶好衣胡帽,妇人则簪步摇,衣服之制度衿袖窄小。”胡服包含印度、波斯等很多民族成分在内的民族装束,在唐代风靡一时。为了便于日常生活劳作和骑射,胡服多窄袖紧身。这种紧身的服饰能够展现女性的身体曲线,对于自古服饰宽松的中国女性来说充满了吸引力。胡服传入中国早于唐朝几百年,但在唐朝时,胡服最为日常化普遍化,上至宫廷妇女,下至市井百姓都好穿胡服。胡服的流行还与当时的舞蹈艺术有关,唐代上至皇帝、下至平民都喜爱胡旋舞。据记载,杨贵妃和安禄山都十分擅长胡旋舞。白居易著名诗作《胡旋女》中 “胡旋女,胡旋女。心应弦,手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u转蓬舞”的描写展示了唐代胡旋舞的美丽舞姿,交代了胡旋舞在中原风行的经过。
在唐代诗歌中有不少关于胡服的诗句。元稹的《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法曲》中描写到:“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火凤声沉多咽绝,春莺啭罢长萧索。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韩??诗《袅娜》:“袅娜腰肢淡薄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