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限幅材料的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限幅材料的研究进展 连超 朱海涛 青岛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 266042 摘要:碳纳米管、富勒烯、半导体纳米材料,酞菁以及他们的衍生物作为潜在的光限幅材料近年来被广泛研究。本文中结合近年来光限幅材料的研究发展,对碳纳米管、富勒烯、金银纳米粒子团簇、酞菁以及他们的衍生物等的光限幅性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光限幅材料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光限幅;碳纳米管;富勒烯;酞菁;非线性吸收;非线性散射;非线性折射 中图分类号:TB34  文献标识码: A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optical limiting materials Lian chao Zhu haitao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42 Abstract: As potential optical limiting materials, carbon nanotubes, fullerenes, semiconductor nanomaterials, phthalocyanine and their derivatives has been widely studied in recent years.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optical limiting properties were discussed, with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optical limiting materials, such as carbon nanotubes, fullerenes, gold and silver nanoparticles clusters, phthalocyanine and their derivatives etc. Future directions were also forecasted. Key words: optical limiting; Carbon nanotubes; Fullerenes; phthalocyanine; nonlinear absorption; non-linear scattering; non-linear refraction 0前言 自1960年激光问世以来,已广泛应用于科研、工业、医疗及军事等诸多领域。但是激光在极大地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给操作现场的人眼及光电装置带来了潜在的威胁。由此人们对激光防护材料产生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其中尤以基于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光限幅材料最为引人注目。[1] 由于材料与高能量激光脉冲引发的高强度电磁波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了例如频率和振幅的光参数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被称作是非线性光学效应。光限幅现象,就是基于非线性光学效应。为了保护激光对人眼及光电装置的损害,人们为了合成具有较高的光限幅性能的材料作了大量工作。[2-3] 非线性光学材料具有良好的光限幅性能,能够减弱强的激光射线。当激光穿过光限幅材料时,保证低强度的激光射线有高的通过率,而对于高强度的激光射线保证低的通过率。理想的光限幅材料就是经过光限幅材料射出的激光能量随入射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当达到光限幅阈值时,定义这个点透过率是入射能量的50%。超过阈值后,射出的能量在一定的强度范围内是一个固定值。因此当入射光强度超过饱和值时,光限幅设备将被破坏,激光射线将线性射出。到目前为止,光限幅的主要机理包括非线性吸收、非线性折射和非线性散射。[4-6] 1.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由于其特殊结构使其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能,通过物理或化学修饰的方法不仅可以改善碳纳米管的表面结构,也会影响碳纳米管的光学性质。碳纳米管的光限幅机理以非线性散射为主,一是碳纳米管吸收入射光的能量后气化,电离产生微等离子体,微等离子体强烈散射入射光,导致激光人射方向上的能量下降,产生光限幅效应。另外,碳纳米管吸收激光能量后把能量传递给周围的液体,在液体中形成μm尺度的气泡,这些气泡也可以散射入射光强,进一步增强了光限幅效果。[7-9] L.Vivien等人[10]通过z扫描实验对单层碳纳米管光限幅的起源进行了研究。激光光源为Nd∶YAG脉冲系统,输出波长为532nm,对不同入射光强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532nm SWNTs 悬浮液不同输入能量下的z扫描图 在低入射光强全开孔时所得非线性系数β≈5×10-10mW-1 ,分析可知由非线性散射产生。其起源与碳黑悬浮液光限幅的起源基本相同,即碳微粒吸收热气化形成微泡从而 将入射光强散射掉。 S.R.M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