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doc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及适用新技术的应用 08级园艺技术 姓名:杨晨曦、许发明 2010年5月16日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 及适用新技术的应用 一、问题的提出 干旱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造成干旱的原因主要受大气环流、区域地理位置的影响,也与区域森林分布等有直接关系。据有关资料介绍,属于干旱、半干旱的地区遍布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我国北方13个省(区)200多个县(市、旗)约有220万km2的面积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就是说我国北方的半壁江山为干旱、半干旱地区。 林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干旱问题是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因素,如何克服干旱的影响,搞好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一直是世界与我国林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干旱造林的主要实用技术 (一)??????? 整地方式 1.鱼鳞坑整地 鱼鳞坑整地是坡地植树造林常用的一种方法,在黄土高原山地造林上应用较多,即在梁(峁)坡、沟坡地段,因坡度较大(一般超过30°),地形又比较破碎,多采用鱼鳞坑整地。鱼鳞坑整地对地表植被破坏较小,是坡面治理的重要整地方法。 鱼鳞坑整地的具体方法是:在山坡上按造林设计,挖近似半月形的坑穴,坑穴间呈品字形排列,坑的大小常因小地形和栽植树种的不同而变化,一般坑宽(横)0.8~1.5 m,坑长(纵)0.6~1.0 m,坑距2.0~3.0 m。挖坑时先把表土堆放在坑的上方,把生土堆放在坑的下方,按要求规格挖好坑后,再把熟土回垫入坑内,在坑下沿用生土围成高20~25 cm的半环状土埂,在坑的上方左右两角各斜开一道小沟,以便引蓄更多的雨水(见鱼鳞坑整地示意图)。 ? ? ? ? 2.水平沟整地 水平沟整地是沿等高线挖沟的一种整地方法,水平沟的断面以挖成梯形为好,上口宽约0.6~1.0 m,沟底宽0.3 m,沟深0.4~0.6 m;外侧斜面坡度约45°,内侧(植树斜面)约成35°,沟长4~6 m;两水平沟顶端间距1.0~2.0 m,沟间距2.0~3.0 m,水平沟按品字形排列。为了增强保持水土效果,当水平沟过长时,沟内可留几道横埂,但要求在同一水平沟内达到基本水平。 挖沟时先将表土堆放在上方,用底土培埂,然后再将表土填盖在植树斜坡上。水平沟整地由于沟深,容积大,能够拦蓄较多的地表径流,沟壁有一定的遮荫作用,改变了沟内土壤的光照条件,可以降低沟内的土壤水分蒸发(见水平沟整地示意图)。 ? ? ? ? ? ? ? ? ? ? ? 3.水平台整地 又称“带子田”,一般用于30°以下的坡面。沿等高线将坡面修筑成狭窄的台阶状台面,阶面水平或稍向内倾斜,有较小的反坡。台面宽因坡度而异,一般在0.8~1.0 m左右,阶长无一定标准,视地形而定,外沿可培埂或不培埂。 水平台整地采用“逐台下翻法”,也叫“蛇蜕皮法”,即从坡下开始,先修下边一台,然后修第二台,修第二台时把表土翻到第一台,以此类推(修筑过程类似撩壕法)。最后一台可就近采用表土填盖台面(见水平台整地示意图)。 ? ? ? ? ? ? 4.反坡梯田整地 又称“三角形”水平沟。反坡梯田的修筑方法基本与水平阶相似,唯台面向内倾斜成一定坡度,因荒山自然坡度的不同,反坡坡度为5°~15°,田面宽1~3 m,埂外坡和内侧坡约成60°。 ? ? ? ? ? ? 5. 漏斗式集流坑整地 根据造林设计以栽植点为中心进行挖土,逐步向外扩大,开挖植树穴面积为2 m×3 m或3 m×3 m,将挖出的熟土集中堆放,用生土堆成外高中心低的漏斗式集流面,在坑穴中心挖50 cm×60 cm或60cm×60 cm的植树坑,坑深40~50 cm,将熟土回填植树坑内。最后将集流面夯实拍光以利汇集降水,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集流面上覆盖抗老化塑料薄膜,以提高集水效果(见漏斗式集流坑整地示意图)。 ? ? ? ? ? ? ? ? ? (剖面图) (平面图) 漏斗式集流坑整地示意图 (二)覆盖保墒工程措施 如何使汇集树穴内的水分更长时间、最大限度地保持在土壤内,供树木生长吸收,是抗旱造林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在这方面,农业生产实践中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例如果树经营上的麦草覆盖、造林生产上的镇压保墒、兰州地区传统的沙田等,另外还有对树木采取人工摘除非生产性叶片、喷洒抗蒸腾化学药剂、使用抗旱保水剂等措施。其中进行树穴覆盖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方法。 为了探索不同覆盖材料对林地保墒的效果,我们在徐家山后山抗旱造林试验基地开展了不同材料覆盖对土壤含水量和造林成活与树木生长影响的试验,选择的覆盖方式为覆地膜、覆草、覆砾石,以不覆盖为对照。试验主要在林地进行,主要树种为15年左右的樟子松、柠条、狼牙刺、沙冬青四个树种,选择生长健康、生长量一致的植树穴进行覆盖处理,并设置三次重复。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