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白玉与其它白玉的鉴别.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和田白玉与其它白玉的鉴别

和田白玉与其它白玉的鉴别 和田玉收藏持续升温,随之而来的是和田玉材料以及工艺成品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现象迅速蔓延。尤其是和田白玉,因其倍受玩家喜爱,故亦是造假售假者攻击的主要目标。例如,以白东陵石冒充和田白玉,用白玉色的大理岩(即:汉白玉)冒充白玉,拿白玻璃(料器)当作白玉销售,或拿俄料、青海料混作和田料(严格意义上讲,俄料、青海料也并不比和田料在宝玉石性质上差什么,买卖价格之差只是市场思维定势而已——此为另一话题了),这些现象在市场上屡见不鲜,收藏者上当受骗的事情经常发生。 一、和田玉(白玉)之鉴别 和田白玉肉眼可以看到细密的小云片状、云雾状结构的玉花,这是和田白玉特有的结构特征。和田白玉的光泽很温润,不是那种很强的玻璃光泽,也就是说和田白玉的表面对光线的反射不是很强,这是由于和田白玉的表面有非常细小的凹凸,类似毛玻璃,用10-20倍的放大镜就可看到,有时还可看到手工打磨遗留下来的顺着某一方向的纹路。注意观察阴刻线,由于和田玉韧性很强,雕刻时不容易起崩,阴刻线两侧不容易起崩口,石英岩类玉石硬度虽然高,但韧性差,脆性强,阴刻线容易起崩口.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石英岩类玉石都是用模子高温压出来的,没有手工雕刻的痕迹。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并含有蛇纹石、石墨、磁铁等微量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为5.5度至6.4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分化分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开采的称山料,而暴露在山上或已被河水冲下居于上游未经长期冲刷的,则被称为山流水料。抓住和田玉这些主要特征,鉴别起来并不难。 东陵石(Aventurine)硬度为7,比重2.65 ,学名是砂金石,化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硅,因为属于石英岩质玉石,因此,具有典型的粒状结构(内部的结构好象一粒一粒的沙子粘合在一起的感觉),亦称海洋石或东陵玉,最早产于印度,故又名“印度玉”。大多不透明,偶而部分有点半透明,硬度与水晶差不多。绿色的东陵石曾被称为印度翡翠。 至于大理石,则没有玉石特有的湿润而美丽的光泽,更没有油腻感;玻璃光泽刺眼,内部常有气泡,没有油性,这些与玉石区别甚大,细心一点不难识辨。 俄料亦属山料且物质成份一样,因出矿地在俄国境内而称俄料,其价更低得多,特性是色白但玉质太水即是透明感过重,密度和油质感均比不上正宗和田子玉料好! 真正的羊脂玉,目前国家没有标准,它是产于冰雪复盖的冰河中。羊脂玉白若羊脂,不但白且绝不反青,其油脂度特高,不是一般色度达到羊脂级的山料或子玉可匹敌的。有些老玩家玩玉几十年也难得一求。羊脂玉取得难度之高加上其稀有度,所以爱玉者常有寻羊脂玉难,难于上青天之感。可以这样说,现在就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精绝之品羊脂玉。 不过,按现代宝玉石学家的解释,羊脂玉主要是指颜色呈脂白色或比较白,可稍泛淡青色、乳黄色等等,质地细腻滋润,油脂性好,可有少量石花等杂质。以这种解释来看,羊脂玉的范围就宽多了。 二、和田籽料之鉴别 从外观上辨别和田籽玉有几个方面:籽料是远古时代从昆仑山上风化脱落的玉料,经过河水长期的冲刷磨蚀而形成的一种鹅卵状的玉种。仅仅产于新疆和田县河库中,是唯一正宗的和田玉。它不仅产出稀少,而且品质优良;比起从昆仑山上开采出来的山料玉来,籽玉的质地更为的细腻,滋润,致密,坚硬。尤其是它那一层天然的沁色的外皮,色彩斑澜,令人赏心悦目,具有山料玉无法比拟的独特魅力,也难怪爱玉藏玉之人把籽料视如珍宝,列为首选。 在各种籽玉中,以青籽玉最多,其收藏价值远不如稀少的白色的籽玉和黄色籽料,墨色籽料。即使不加任何的雕饰,也为无价之宝。当然,如果好的籽料,雕工粗糙,也同样的会降低它的价值的。 购买籽料的时候,更应该仔细辨别那些经过人工磨圆,染色的假皮籽玉,以免受骗。 和田籽玉外表分布的一层褐红色和褐红色玉皮,因此习惯上称为皮色子玉。有秋梨、芦花、枣红、黑等颜色。琢玉艺人以各种皮色冠以玉名,如秋梨皮子、虎皮子、枣皮红、洒金黄、黑皮子等等。世界上不少玉石都带有此色,但都不如和田玉皮色美丽。利用皮色可以制作俏色玉器,自然成趣,成为得宝。 和田籽玉色皮的形态各种各样,有的成云朵状,有的为脉状,有的成散点状。色皮的形成是次生的。自古以来,同等的带色皮的籽料价格要比不带皮色的籽料贵得多。自然灿烂的皮色,是和田玉籽料特有的特征,也是真货的标志。但假沁色的带皮子籽料近年非常多见,沁色多附着于表面。外表没有油分比较干涩,没有水头,需要注意区分。 籽玉99%带有轻重不同的料裂或少许的杂质,故玉器行内称为隔或咎。一般大隔或较明显的杂点处会在加工时加已修饰,而存在的小隔,在不影响玉器的美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