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竹卫星湖片区控规说明书.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竹卫星湖片区控规说明书

第一章 现状概况 一、规划背景   双竹镇位于永川市南部,因大小竹溪而得名,是重庆市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定点旅游镇。为落实该镇区社会经济发展目标,指导城镇建设,镇政府委托我院对双竹镇卫星湖片区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   1、规划背景―:区域的变化   随着永川市向区域中心城市目标的迈进,永川市呈现了“一核两翼”新的城市空间格局,双竹镇纳入永川市城市组团新区,其社会、经济发展将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促进了镇我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构筑新型山水旅游城镇。   2、规划背景三:重庆小城镇建设示范镇。 双竹作是全国小城镇建设国家试点镇和重庆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重庆市将会集中社会各方面资源对双竹在政策、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引导,促进城镇的社会经济和谐发展。 3、规划背景二:旅游进入昌盛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永川旅游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期,双竹依托优越的区位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带来了跨越式发展机遇。黄瓜山、卫星湖等省级、国家级风景旅游区为卫星湖片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该片区借助旅游市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设现代化的山水生态旅游区,实现双竹的跨越式发展。 4、规划背景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镇区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鼓励农业人口向镇区转移,加快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化,实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新的形势下,对规划区的功能进行合理定位,并制定出科学的发展策略,全方位的构建旅游强镇,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东至永泸路,西至卫星湖,北至黄瓜山,规划用地约135.83ha。 三、现状概况   1、自然资源   双竹位于永川南部,北依黄瓜山森林公园,南临卫星湖风景区,周公河自西南向东北流经主镇区,周边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1.1 山地丘陵   双竹于黄瓜山南麓,卫星湖东畔,地貌以山地、浅丘、宽谷为主。规划区北部为黄瓜山,山体中部及中部以上坡度较大,植被茂盛,山体底部,坡度较缓,现状为农田。山体余脉楔入镇区,楔形山体北侧坡度较小,南侧坡度大且绿化较好。周公河以南地段为浅丘地貌,坡度较小,高差相互较低,现状为农田。   1.2 河流、湖泊   卫星湖位于规划区西南侧,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周公河由卫星湖泄流水道和北部黄瓜山溪流汇聚而成,沿永川路流至永泸路与永师路交汇处向东流去,流宽约10m,水质良好。   2、社会经济状况   规划区范围含括了目前主镇区,现状总人口约0.6万人,居住户数约1200户,规划区内集中了镇区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主要集中了行政办公、旅游服务、商业贸易等行业,随着镇区纳入永川城区规划的实施及镇区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镇区的城市建设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3、土地利用及城镇建设现状   规划区建设用地沿永师路两侧分布,北起黄瓜山,南至周公河,南北宽约200m,长约1200m,呈带形结构。建成区土地利用以旅游、居住、商贸及办公用地为主。旅游用地沿卫星湖周边及周公河北侧分布,镇政府位于镇区中部,永师路以北,背山面水。卫星湖学校位于镇政府南侧,是九年一贯制学校,用地基本满足其发展需要。规划区北部主要为农田及山坡林地。部分用地目前已有开发意向,发展旅游、居住等产业。周公河以南用地,现状为浅丘和农田,部分已转为居住用地及三峡移民居住用地。规划区内还分布着较多农业居民,规划范围外分布着大量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如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消防站等。 四、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发展迅速,规划滞后   近年来随长假经济及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各项产业及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双竹进入了城市快速发展期,原有规划已不能有效地指导城镇建设,导致部分无序建设,对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   2、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利用低效   规划区内道路系统、给水排水管线等系统不完善,给排水等市政管线也未成系统,造成城镇建设用地沿路发展,缺乏向纵深发展,土地资源不能发挥最大效益。目前仅有永师路及永泸过境路路况良好,缺少南北向城市支路,周公河两岸联系不紧密。永泸路作为过境路,尚需进一步改造。   3、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占用公共资源现象突出   目前规划区内城镇与乡村两种空间形态和土地利用状况混杂,侵占山体、公共绿地现象严重,旅游服务设施过于分散,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资源的共享能力,同进也对山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恶化了旅游和人居环境。   4、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以渡假村用地和星湖中学为主,居民生活所需公共的文化休闲场所欠缺,不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第二章 规划总则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3、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164号文) 4、《城市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