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诗词与中国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咏花诗词与中国文化

年月第期总第期社会科学家皿嘲№【文艺论丛】咏花诗词与中国文化胡中柱上海金融学院上海摘要中国文学史上的咏花诗词虽然不如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那般名作迭出名家众多却同样是华夏文化的结晶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诸多元素。如大一统观念修身齐家治国理念在文学史上也有着相当的意义。关键词咏花诗词大一统观念道德品格文史意义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一花是美的象征赏花是美的享受。号称“诗国”的中国留下题咏花卉的诗作可谓汗牛充栋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虽然不如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那般名作迭出名家众多却同样是华夏文化的结晶遂成诗歌百花园地中别具特色的一支奇葩。咏花妙篇将自然界年年岁岁有开有落的花卉的芳华永驻于笔墨之间。然而无论这些佳作如何地呈现千姿百态却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便是作为民族象征的中国文化。大一统观念的体现华夏民族的发祥、栖居之地周围都是海洋、高原、森林、大草原。对于古人来说均属不可逾越的天险而在这相对而言是辽阔可供周旋的土地之上又有着一条既是哺育着我们这个民族又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灾难的黄河。治理黄河不但是清平之世的象征而且需要倾举国之力才能完成。于是马克思所说的无数个个体服从一个个体的意志的亚细亚方式在东方形成了这就是大一统观念确立的基础。这种大一统观念渗透了中国文化的各个角落以咏花诗而论吟咏者都把自己笔下所喜爱的对象看作是无与伦比的还喜欢将花封为花魁花王。最为明显的便是牡丹和梅花了。前者在唐代就有“国色”、“天香”的称号因其花型硕大香浓色艳而被视作花王。刘禹锡贬斥了芍药与莲荷之后说“惟有牡丹真国色”王十朋称“异香一片来天上。傲春迟放百卉皆推让”。最能说明问题的相传是清代坚磨生胡中藻写的《咏恶紫牡丹》的两句“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借用了《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以隐喻、象征、双关等手法将“朱”、“正色”、“异种”、“王”等字眼化成了具有丰富的含义的符号载体以表现自己的正统观念。明着是嘲讽颜色深得发黑的恶紫牡丹不是大红正种居然也来称王暗中是讥刺夺取了汉家朱姓天下的满族统治者。抛开诗句中大汉民族主义的观念它那维护正统的手法相当高明。另外抗倭英雄丘逢甲曾到伦敦看到了从祖国移植而去的牡丹吟出了“从此全球作香国五洲花拜一王尊”的诗句。晚清之际华夏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丘逢甲这种强烈的民族意识是以大一统的观念为基础的。至于梅花因为属于“花中气节最高坚”陆游句故尔被视为百花之魁咏者不是说其“众芳摇落独暄妍”林逋便是称颂“梅花开尽百花开”苏轼。总之着眼点都在于梅花的一花独放。其它名卉无不如此较为突出的是菊花。本来在陶渊明的笔下菊花是隐逸者的形象但到了元稹却是“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而黄巢喜爱菊花是因为“我花开后百花杀”。从身份而言两人一贵为宰相一属不第秀才可是都共同选择了这个不承认异已的大一统思想作为爱花的理由可以说文化遗传的密码是深深地烙印于他们的心灵了。黄巢在“咏菊”中希望在“蕊寒香冷蝶难来”之际“报与桃花一处开”。可是前提是“他年我若为青帝”。必须是以已为尊才谈得上作一些秩序的变动这岂非又是只能一家是正统而其它只能臣服于已的不容异端的大一统思想收稿日期——作者简介胡中柱一年月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现执教于上海金融学院副教授曾任职基础部主任。  万方数据一些“姿容不佳”的花卉如茉莉元人江奎认为它“虽无艳态惊群目”却是“幸有清香压九秋”一个“压”字便是盖压群芳之意所以他宣称“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民歌也用“满园花开香也不香过它”来表达这个意思。“看叶胜看花”的兰花秋瑾明白地指出它“羞与凡葩斗艳俦”不靠以色示人而是以内心的气质“一香已足压千红”——又是一“压”字。所以从“九五之尊”的李世民位居宰相的张九龄到那个鄙薄文艺作品的道学家朱熹无不将溢美之词奉献于它。还有桂花李清照的结论是“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朱淑真则注解为“弹压西风擅群芳”宋代诗人吕声之更是直截地评论“独占三秋压群芳何夸桔绿与橙黄”原因就在于桂花有着“世上龙诞不敢香”宋??邓肃的“云外飘”来的“天香”唐??宋之问。诗句均臻佳妙之境可是诗人们从来不曾思考下笔在称颂此花的同时是否还想到其它。明显地都认为自己是“正统”或是“正宗”缺乏那种“我坚决反对你的观点但我坚决维护你发表观点的权力”那种文化氛围。当然也有为属于“弱势群体”的植物说话的声音《红楼梦》八十回中有一非常耐人寻味的情节描写了薛蟠的正室妻子夏金桂对侍妾身份的香菱之名大为不满说“菱角花开谁见香来”她非常霸道地认为“若是菱角香了那些正经香花放在那里”所以除了兰桂之外其它的花卉都不准有香。最后香菱非常委屈地被改名为秋菱。其中香菱也作了抗争说“不独菱花香就连荷叶莲蓬……菱角、鸡头、苇叶、芦根得了风露那一股清香也是令人心神爽快的。”多么微弱的反抗之声虽然出身是被人买卖的丫环的香菱发出了为草根而作的抗争可是前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