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优化课堂结构和能力培养.ppt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优化课堂结构和能力培养.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复习策略 高三历史复习课迫切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青岛九中历史教研组突出的复习特色:合理的课堂结构,复习重点准确把握,较高的复习针对性,科学的讲练比例,高效的讲评方式,让课程学习效益最大化。 从学情、校情出发,学习各地和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 进一步尝试优化历史复习模式。 四、新一轮复习课堂进行局部调整力求优化: (一)新课堂特点 1、以老师为主转化成以学生为主,基础知识巩固、知识体系形成,规律的总结、方法的运用都要由学生来参与推进。 2、以讲授为主转化成以讲练结合,强化训练,在做题、训练中提高知识整合、知识运用能力,提高阅读、思维能力。 3、以课为单位的小局部知识讲解,转化到以单元为单位的大局部整合,扩大视野、开阔思路、深化认识。 4、改变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轻理论和能力培养的现象,做到用理论指导教学,以培养学生学科习惯、形成学科方法。 (二)几个能力的提高: 记忆能力、总结概括能力、阅读材料提取信息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用学科语言答题能力、知识迁移及与现实相联系的能力。 五、案例讲解复习模式 (一)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1、学案内容 【预习案】课标要求、考情分析、知识结构、自测 【生成案】主干知识提问提示、合作探究问题、高考真题 【巩固案】强化训练题、反思总结等。 (二)知识梳理、构建体系(以必修一第四单元为例) 基础性、系统性 1、解读课标: 2.紧扣课标,划分主题单元。 一、1840-1900间列强侵华战争(12、14课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二、近代前期中华民族抗争(13.15.16课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 甲午中日战争 社会性质变化→阶级矛盾变化→ 辛亥革命 八国联军侵华 五四运动 主题单元一:列强侵华战争,两个课时 注意两个联系,一是与世界形势联系,理解不同历史阶段外来侵略中国的不同要求和特点,两次鸦片战争是工业革命后打开大门倾销商品,甲午中日战争反映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的要求,八国联军侵华反映世纪之交瓜分中国的野心; 二要注意将各次战争的情况联系起来考查,通过比较,探讨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是如何一步步加深的。 3、考情分析: 鸦片战争——2011福建文综鸦片泛滥的危害,2010四川文综林则徐禁烟,2010上海文综《南京条约》,2010海南单科第二次鸦片战争,2011上海单科—份护照 ,《天津条约》影响。 甲午战争:2011年全国卷、海南,2010年江苏、上海分别考了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过程和影响 两年4考 2009年海南卷考了晚清教案的背景与评价 2011年全国卷考了八国联军侵华引起的中国人的反应 4、基础知识梳理:大约5-10分钟 (1)过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同步构建体系。 第一课时: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什么?(1840--1842) ②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内容是什么? ③鸦片战争的影响什么? 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856--1860年),主要过程是什么?影响是什么? 第二课时:⑤列举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 ⑥《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了哪些灾难?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是什么? ⑦八国联军侵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