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庆祝信用社(银行)成立##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在庆祝信用社(银行)成立##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新中国成立不久,对农村经济组织架构进行了全新的建设。##年前,成立了农村信用社、农业合作社和农村供销社。##年来,##农村信用社与全国农信社一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到今天,农业合作社这个组织形式已经成为了历史,农村供销社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虽然还有供销社这个组织,但是系统性和全覆盖这个特点已经不再存在。在“老三社”中唯独只有农村信用社,不仅组织形式得到了保护,系统性和全覆盖的这个特点得到更好的发扬,真正成为了推动农业和农村建设,推动城乡共融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简要地回顾这段历史,是要进一步增强我们的自豪感。经历了风雨,得到了锻炼,也不断地成长。
##年在历史长河中,真可谓弹指一挥间,但对于农村信用社特别是对##农村信用社而言,是一部饱含艰辛的奋斗历程。不管是过去##年作了贡献,退出工作岗位的老同志,还是今天奋战在各个岗位为农村信用社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的同志们,我们都应当很好地总结这##年。今天,省联社召开全省农村信用社成立##周年庆祝大会,在这极具纪念意义的日子,我受巨峰省长的委托,代表省政府对全省农村信用社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省4万多名农信员工表示诚挚的慰问!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工作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农村信用社自1951年成立以来,历经多次体制变迁,经历无数坎坷磨砺,但##农信人始终不改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始终不忘“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神圣使命,始终不变艰苦创业,励志争先的奋斗本色。特别是2003年国务院确定全面深化改革试点,2005年6月省联社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民银行、银监局等相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省联社带领全省农村信用社系统干部员工负重自强,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在改革中砥砺,在发展中奋进,一举冲破了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进入了历史上最好也是最快的发展时期,迈上了向现代金融企业战略转型的新阶段。
我在这里作了一个概括,这三句话,大家都可以斟酌。第一句话就是“冲破了生存危机和发展困境”。我们确实很困难,我们有些基层社一度困难得连工资都发不起。2002年全省农村信用社提供的报表,不良贷款率达36%;我们也经受了考验,汶川特大地震中,农村信用社在整个金融系统中受的损失最大,在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的作用最鲜明。第二句话就是“进入了历史上最好也是最快的发展时期”。现在全省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过5000亿元,这是个很大的概念,全省存款余额3.9万多亿元,农村信用社占六分之一,另外贷款余额也超过了3300亿元,全省贷款余额2.2万多亿元,农村信用社也是占六分之一,这就是最好最快的证明。第三句话“迈上了向现代金融企业战略转型的新阶段”。虽然我们还是叫农村信用社,但是是现代金融机构,必须要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来抓改革、抓发展,发展的定位就是要把农村信用社办成最具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必须为之奋斗而一定要实现的目标。这三句话既讲了我们的过去,也讲了我们的现在,还讲了我们正努力实现的神圣使命。
就全省农村信用社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来看,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提速实力增强,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经过##年来的发展,##农信社已成为了全省存贷款规模最大,资金实力最强的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占到全省金融机构的15%和15.28%,分别占全省金融机构第二位和第一位;资产质量较快提升,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分别较2006年末减少了210.6亿元和下降了29.3个百分点;抵御风险能力较快增强,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达138.74%,资本充足率也达到了7.87%;尤其要肯定的是,随着经营管理不断改善,风险控制能力不断提升,经营效益大幅增加,在2010年实现拨备前利润91.9亿元的基础上,今年1-11月拨备前利润就达到了131.5亿元,创历史新高。这些指标说明了农村信用社已经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是金融支农成效显著,形成了服务“三农”的独特优势。农村信用社##年来始终将“与农共舞,助农致富”作为历史使命,坚持面向“三农”开展金融创新,有效破解农民贷款难、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等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难题。在全省所有金融机构中,农信社发放了占全省93%以上的灾区农房重建贷款和100%的藏区牧民定居贷款,满足了占全省近55%的县域中小企业贷款需求。电子化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建成了全省金融机构最大的数据中心和网点覆盖最多的SC##00系统,发行银行卡,开办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布放ATM机、POS机、电话支付终端,将金融服务平台搭建到村,有效解决了农民支付结算难问题。去年12月10日,我们在巴中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现场会,把全省商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