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机床装配工艺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密制造与 自动化 2011年第 1期 典型的机床装配工艺研究 陈龙法 上海机床厂有限公司 (200093) 摘 要 介绍了在工作中碰到的一些典型的机床装配工艺,阐明装配是机床实现最终结果的重要工序。优秀装配 工的技能和实施的先进工艺措施,都是提高机床质量和使用功能的条件。结合工作中的体会与同行进行了交流。 关键词 分离平面 回转精度 圆度 静压轴承 静压导轨 我国的机床制造业,不论在数量和品种上都挤 合,一般直销公差常用 m6、h8。有三种规格的手 身于世界水平的前列,但在量与质上,和国外机床 用直铰刀将分别适用于H7、H8、H9孔的铰削。 制造业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 (3)重要零、部件用螺钉紧固,实际上操作者 据统计,国外机床无故障时间为 3000h,我国 除了不采用扭矩板手,就连扳紧螺钉的次序都不遵 仅有 500h。 国内机床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故障率 守,随意板紧的后果会导致精度、功能会很快丧失。 大多发生在最初使用的2~3个月内,有的在半年之 即使应用扭矩扳手也要遵循规定力矩和分级逐步扳 上,称之早期缺陷。反映比较突出的是装配质量问 紧的原则。严谨的工作方法才是进行机床装配质量 题。许多军工、重要工业甚至于有的机床厂在需要 的保证。 高精加工设备时,也多倾 向于采购 国外机床。 机床质量的优劣,取决设计、材料、加工、装 2 零、部件结合面的接触精度是不可忽视的 配制造等一系列的过程,各个环节相扣,缺一不可。 (1)许多零、部件之间通过结合面连接,接触 精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主机刚度约 占50%~ 80 , 1 不拘小节的装配方法是产生早期缺陷的重要因素 直接影响机床质量,这是西安交通大学的研究结果, (1)不重视装配清洁、零件 的修毛倒角工作 。 他们分析了粗糙度、波纹度、形状识差和刚度随载 看上去这些 内容是极为简单的话题,恰恰是用户经 荷大小产生演变。机床刚度的差异往往容易产生振 常反馈的质量信息,如滤油网堵塞、润滑孔通道有 动,影响加工精度和效率。 残留的加工屑末、清洁不善使齿轮箱经过短暂使用 结合面按设计功能可分;特别重要结合面、滑 后,壳体内部的油脂会变质等,这些状况都会影响 动导轨、静压导轨和滚动导轨等,提高结合面接触 机床开机的正常使用 。 精度是不可忽视的。 修毛倒角不仅可以保持零件的美观,而且可以 (2)工作台、拖板下导轨等与床身导轨配刮后, 防止操作过程 中对人体的划伤,有些场合的倒角与 需要在其顶面采取磨削、精铣等机加工方式来修正 否会影响装配精度,如需要配作的螺纹孔,按工艺 精度 ,考虑到会有装夹、磨削热等引起导轨精度发 守则要求钻孔、倒角、攻丝等工序 ,实际操作钻孔 生变化,需要重新对工作台下导轨与床身导轨接触 后不倒角直接攻丝,当零件需要拆装时,螺纹孔经 进行检查,静压导轨副应达到原有的刮削要求 。 过螺钉的挤压会将孑L口反边形成凸点,如清理不干 (3)相配件的结合面配刮时,必须先将其 中一 净,造成配件原有的精度变动。 面作基准 。基准面的形成可 以使用相适应的平板、 (2)大型机床一般采用分箱包装,拆装后恢复 刮规等工具,或经过测量来保证直线度、平面度等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