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权利”观念的意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中国“权利”观念的意义

近代中国「权利」观念的意义演变——从晚清到《新青年》   一、 从严复对「权利」的翻译讲起   二、 非道德正当性的起源   三、 十九世纪中国对「权利」的认识   四、 从国家独立到个人自主   五、 二元论心态笼罩下的「权利」观念   六、 权利道德化的结果:从自由主义到社会主义   七、 历史会重演吗?   * 此文发表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第三十二期   中华民国八十八年十二月〈1999〉   近代中国「权利」观念的意义演变——从晚清到《新青年》   金观涛 刘青峰   摘要   「权利」是现代自由主义政治及法学的核心观念,其意义为个人自主性为正当。本文通过对「权利」一词在晚清文献和《新青年》杂志中使用时的意义分析,以及初步统计研究,试图揭示中国现代文化形成中是如何接受和使用个人权利思想的。研究表明,由于「权利」在中文中原有意义是权力和利益,晚清中国知识阶层是从维护国家权力和利益角度意识到国家和群体的自主性为正当。这是用「权利」翻译rights的原因。在1900至1915年间,自主性的理念适用范围从国家(群体)拓展到个人,这一时期「权利」的意义比较接近西方文化中的原有含义。由于中国文化中任何正当性都与道德联系在一起,政治文化离不开道德判断,中国人难以接受某种不等同于道德的正当性理念。新文化运动是塑造中国现代政治文化的关键时期,本文选取《新青年》为个案,对其使用「权利」理念进行意义分类及初略统计,并与晚清、辛亥时期「权利」观念的意义比较。我们发现五四时期「权利」观念日益道德化,权利一开始被当作一种新道德,人们甚至用道德的种种属性来评判权利。这种意义演变是以《新青年》为代表的部份知识分子拋弃自由主义、认同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文使用的方法是关键词(「权利」)的意义分析和统计,并结合思想史内在理路的疏理,来探讨中国现代政治文化形成。我们力图将某些重要观念在中西不同文化价值系统的原有意义及翻译传播同重大历史大事件对人思想的冲击结合起来考察观念演变。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政治观念形成、权利、自由主义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quanli(rights) in Modern China: From Late Qing to La Jeunesse   Jin Guantao Liu Qingfeng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rights is the kernel and basis of modern liberalism and jurisprudence. It implies the legitimacy of the autonomy of the individual. This essay is aimed at exploring the process of the acceptance and the usage of the concept in the formation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e. We know that in Chinese the word quanli means both power and interest. And it is no coincidence that Late-Qing Chinese intellectuals awareness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autonomy of the nation (the community) actually came from their efforts to strengthen the nations power and protect its interests. This is why quanli was used to translate rights. From 1900 to 1915, the scope of the concept of autonomy was being so expanded that it now covered both the concept of the nation (the community) and that of the individual. During the period, the meanings of quanli was closer to the meanings of rights in the West than it had been before. In Chinese culture, the concept of legitimacy is clos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