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保健]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保健]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

一、概述: NF为源于神经脊细胞异常导致的多系统损害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根据临床表现、分子生物学特征: I型神经纤维瘤病(type I, NF I ),亦称von Recklinghausen病,以皮肤牛奶咖啡斑和周围神经多发性神经纤维瘤为特征。外显率高,基因位于17q11.2上,散发病例30-50﹪。 II型神经纤维瘤病(type II, NF II ),即双侧听神经瘤或中枢神经纤维瘤。基因位于22q。 神经纤维瘤病 Neurofibromatosis NF 二、临床表现: I型神经纤维瘤病主要特征:为神经外胚层组织形成的肿瘤和中胚层组织的发育异常。 1.皮肤色素沉着:为最早期表现,出生时已存在,又称牛奶咖啡斑(café au lait spots),好发于躯干,诊断本病需有6个以上的牛奶咖啡斑,且青春期前直径超过5mm,青春期后直径超过15mm方可诊断。腋窝及腹股沟区雀斑也是本病皮肤损害特征之一。 神经纤维瘤病 Neurofibromatosis 2.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皮肤纤维瘤及纤维软瘤主要分布于躯干、面部,脑神经纤维瘤以一侧或双侧听神经纤维瘤最常见,其次为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等,部分累及脊髓神经根及周围神经干。 若神经干及其分支的弥漫性神经纤维瘤,伴有皮肤和皮下组织的过度增生称为丛状神经纤维瘤,即使单发亦有诊断价值。 神经纤维瘤病 Neurofibromatosis 神经纤维瘤病 Neurofibromatosis 4 3.眼部损害:裂隙灯下见虹膜上粟粒状,棕黄色圆形小结节,称为Lisch结节,又称虹膜错构瘤,为本病特征表现之一。 眼底可见灰白色肿瘤或视神经胶质瘤。 4.骨骼改变:包括先天性发育异常和肿瘤直接压迫两类。 5.其它:内脏症状由生长于胸腹盆脏内的神经纤维瘤压迫引起。 6.合并有其它先天性疾病。 神经纤维瘤病 Neurofibromatosis 二、临床表现: II型神经纤维瘤病主要特征:双侧听神经瘤,并常合并脑脊膜瘤、星形细胞瘤及脊索后根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病 Neurofibromatosis 神经纤维瘤病 Neurofibromatosis 三、辅助检查: X线检查、CT扫描、椎管造影、MRI扫描可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肿瘤。 皮肤和皮下结节或神经干包块活检病理检查有助于本病确诊。 基因分析可确定NFI和NFII的突变类型。 神经纤维瘤病 Neurofibromatosis 四、诊断要点: NF I型:1987年NIH制定了诊断标准共7条,凡符合2条或2条以上者可诊断本病。①6个或6个以上的牛奶咖啡斑,在青春期前咖啡斑最大直径超过5mm,青春期后最大直径超过15mm;②2个或2个以上任一类型神经纤维瘤或一个丛状神经纤维瘤;③腋窝及腹股沟区雀斑;④视神经胶质瘤; ⑤2个或2个以上的Lisch结节; ⑥明显的骨损害; ⑦一级亲属中有以上标准确诊的NF I病人。 NF II型:影像学证据及一级亲属中NF II病人 。 神经纤维瘤病 Neurofibromatosis 五、治疗: 对于肿瘤生长迅速、剧烈疼痛、有明显压迫症状者可手术切除。 神经纤维瘤病 Neurofibromatosis 一概述: 又称Bourneville-Pringle病,是以颜面皮脂腺瘤、癫痫发作和智能减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常见有皮层结节、良性白质病变、室管膜下结节及室管膜下巨细膜星形细胞瘤等。 非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有面部血管纤维瘤、甲下纤维瘤、皮肤色素缺失、肾囊肿以及骨骼系统病变等等。 结节性硬化症 Tuberous sclerosis 二、遗传基础: 根据疾病基因定位可分四型:TSC1、TSC2、TSC3、和TSC4,分别定位于染色体9q34、16p13.3、12q和11q23。TSC1和TSC2疾病基因产物分别为错构瘤蛋白(hamartin)和结节蛋白(tuberin),二者相互作用调节细胞分化,如TSC1和TSC2疾病基因突变,将引起hamartin和tuberin功能异常而导致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细胞生长和分化异常。 结节性硬化症 Tuberous scler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